标本兼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标本兼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在2018年1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伟大事业必须靠党的领导,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结合,持之以恒,毫不懈怠,善做善成,才能不辜负时代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实现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有了更为清醒、深刻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证。

作为拥有90多年历史、约9000万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事业是前所未有的,积累的优势无与伦比,但新形势下面临的任务也非常艰巨,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保持自身队伍的纯净,才能从容应对各种现实的挑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新征途,承担起重大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的,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待党内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要继续保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持续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从纠正“四风”到高压反腐,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逐步实现标本兼治。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要乘势而上,把实践当中已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固化下来,以完善的制度和法规使之得到长期的遵循,发挥标本兼治综合效应,确保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时,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就提到了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强调要尊崇党章,不断强化党规党纪。

标本兼治,既要善于夯实治本的基础,又要敢于使用治标的利器。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减少存量、重点遏制增量。同时还不能有缺位、有死角,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要使用综合的手段,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结合起来,既抓涉黑组织,也抓后面的“保护伞”。要加强反腐败综合执法国际协作,让腐败犯罪分子无处遁形。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地抓下去

在成绩面前,我们党清楚地意识到全面从严治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受国际国内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仍然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的队伍和自身状况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抓下去。要迎难而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赢得民心。

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新表现,坚决防止回潮复燃。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不能高高在上,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领导干部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要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和责任担当,用铁面执纪和严厉问责管党治党。要加强纪律教育,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和规矩成为不能逾越的高压线,通过夯实“两个责任”,强化问责机制,使各级党委(党组)敢抓敢管,把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担负起来。把加强纪律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并提,是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2018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全面推开,要求“实现执纪审查与依法调查有效统一”。此外,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严肃问责;要求“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把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写入党章等,对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提供了更严更实的抓手。

要消除偏见误解,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展现了旗帜鲜明的立场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卓著成效,赢得了党心民心,校正了社会价值观,民众的信心度持续上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干部、群众对中央治理腐败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的,从2012年的约60%提升到2017年的约90%。但也要看到,当前还有一些杂音噪音干扰党的建设。比如,一些人认为过去五年管得过严,影响干部积极性;一些人提出全面从严治党造成干部不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等。对部分人的这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言论,必须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化解消极情绪。

通过坚持深化发展夺取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胜利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逻辑严密的系统工程,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又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

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不是偶然的,这是时代产物,也是客观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要处理好几对关系:第一是点和面的关系,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要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要抓全体党员;第二是纪和法的关系,既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也要强调纪律和法律的辩证统一,以法治思维根治腐败产生的土壤;第三是惩和防的关系,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高压惩治可以形成有效震慑,制度规矩和思想教育能够形成内在约束;第四是人和事的关系,干部是事业的基础,要严明组织纪律,严把选人用人的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和形象,是通过能做事、愿做事、勤做事树立起来的;第五是长和常的关系,既要强调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又要树立信心,以钉钉子的精神常抓不懈。也就是说,要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目标明确,又要方法得当,积小胜为大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党建设好、管理好,这方面的力度一刻也不能放松,否则可能前功尽弃。党的十九大会召开期间,习近平同志在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

五年多来,正是由于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正风肃纪,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风政风才展示了良好的势头。党的十九大以后,我们党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坚定不移、精准有效惩治腐败,巩固已有的成果,总结积累的经验,推动反腐败斗争从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还要经历艰难险阻,要依靠全党的力量,依靠全国人民的参与,才有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