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各级党的领导应向干部和群众说明,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
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进程与制度创新2025-08-06
- 中国理论网:大力弘扬特区精神 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07-30
- 正确处理好改革中的若干重大关系2025-07-28
- 重磅微视频丨开放新高地 共享新机遇2025-07-24
- 学习·故事丨40年前,习近平表彰的“万元户”2025-07-22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奋力打开改革开放新天地2025-07-19
-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2025-07-18
- 中国理论网:以“六个坚持”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2025-07-14
- 让民营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2025-07-14
- 【党员课堂】曹永栋: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2025-07-14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妗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壮哉,九三胜利日大阅兵
-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
- 市民更有获得感,北京公园条例修订草案有规范
- 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数字“博物馆”,让数字化与文物“双向奔赴”
- 聚力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北京样本”
- 【党员课堂】于昆:加强新时代青年党员政治能力建设的逻辑理路
- 前7个月!北京民企出口增速快于全国
- 在拼搏奋斗中勇立潮头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在新征程上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样本经验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是百年党史的光辉篇章
党领导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理论看点】刘志明:党的纪律规矩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