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赵莉:深入推动协同发展 建设和谐宜居之都

赵莉

赵莉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 教授

点此收看完整报告

近年来,北京紧紧把握城市新定位,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如何建设首都”这一时代命题,调整发展思路,城市发展实现深刻转型。北京开启了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过去我们是在增量当中求增长,消耗大量的环境资源来发展。后来,我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开始做减量的发展,这些年就在进行这样一个转变。

今后五年,北京要在“疏”字上持续用力,在“舍”字上保持定力,在“优”字上集中发力。要注重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配套政策,确保非首都功能能够迁得出去、落得下来。这些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等牵头制定了三个目录,其中一个是禁限目录,主要是控制增量的。城六区禁限的内容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行业的79%,只剩下21%可以发展。对已经存在的一些企业制定了一个退出目录,涵盖155项。同时也制定了一个“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目录。通过这三个目录,北京下一步能发展什么,不能发展什么,企业在注册的时候就能一目了然。

新的规划围绕北京新的功能定位重新做了空间布局,新的布局是“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是指中心城区;一副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两轴是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是指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和房山新城等;一区是指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蔡奇代表十一届市委作工作报告,他特别强调了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怎么统筹呢?具体来说就是压缩生产空间规模,适度提高居住用地的空间比重,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到2020年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要由现状27%下降到25%以内;到 2035年要下降到20%以内,比重在明显下降。产业用地减少了,北京更需要打造高附加值的产业,要依靠“高精尖”产业。居住用地不仅要盖楼,还需要建设好与居民生活相配套的设施,包括绿化、图书馆、幼儿园等。要推进中心城区功能优化重组,强化政治中心空间与服务保障,努力形成优良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展现大国首都形象和城市魅力。这次党代会特别规划了北京政治中心空间,强调要形成以中南海及周边地区、天安门长安街地区、玉泉山及周边地区为主的首都政治空间格局。这次党代会报告里特别强调要严格把住底线刚性约束,给出了三个底线,首先是严格城市开发边界。北京进入到了一个减量建设,减量发展的时期。控制人口,减人的任务是艰巨的,过去我们是靠增加劳动力来发展。过去有些年份北京人口增加得很快,比如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了一百多万,给北京带来了生产力,推动了北京的发展。

要推动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在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三个率先”,交通率先、产业率先、环境率先。要全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构筑“一小时通勤圈”。早在2015年7月15日北京市就公布了北京交通的初步规划,这几年都在落实。原来制定的京津冀的交通规划有八个层面,通过这八个层面的建设,京津冀三地的交通一体化问题就基本上实现了。规划的路网还是挺密的,有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它们的功能和负责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干线铁路的距离更长,城际铁路主要是辐射距离北京天安门广场70至150公里的范围,市郊铁路主要辐射50至70公里的范围。地铁主要是到各个城区去的,北京市还有很多区是不通地铁的,下一步要基本实现每个区至少有一条地铁线路。北京地铁运营里程到2020年要达到1000公里,到时轨道交通就更方便了,并且北京轨道交通规划的不只是这1000公里,下一步要达到更多,最终会达到1400至1500公里。

这次党代会还提到要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这几年特别强调协同创新,要发挥北京创新中心的作用,带动天津和河北的创新发展。雄安新区的建设主要是帮助北京集中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先疏解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二环以内的非紧密型的行政辅助服务功能,要有序疏解在京部队所属单位,要疏解部分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总部,不能分散疏解,要集中疏解。雄安新区的建设有助于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带动河北的发展。雄安新区创新了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有专家认为雄安新区最后可能会发展成为一座二类的科技创新城。下一步北京会帮助雄安,支持雄安形成一些高端的产业,引进一些高端的人群。另外,雄安新区要解决好职住一体和产城融合的问题,克服过去的城市病。

那么,北京要如何做加法呢?要以创新中心为引领,打造北京发展的新高地。首先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北京产业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实现北京市经济更好地增长和发展。报告里也提到了“三城一区”建设。以前北京的科学城有两个,一个是中关村,另一个是昌平的未来科学城,后来开始提怀柔科学城了。北京作为全国的创新中心,仅仅靠中关村是不够的,因为昌平未来科学城的定位比较特殊,主要是定位在央企,15家央企把研发总部放在那里,它的定位是比较局限的,所以光靠昌平的科学城来弥补和补充中关村的科技创新还不够,所以现在又规划了怀柔科学城。创新的技术出来以后得形成产业,所以就提到了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要做好相关的产业配套。什么是“高精尖”经济结构呢?经济结构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有地区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等。其中最核心的是产业结构,所以“高精尖”经济结构最核心的是“高精尖”产业结构。“高精尖”产业结构就是以“高精尖”产业为核心,以配套产业为支撑,以部分产业链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它是一个体系,不是单单的几个产业的问题,这个体系既有高端的,也有中端配套的,也有相对低一点的产业链,还是可以发展一些不同层次的一些产业。

责任编辑:陈涛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