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龙麟:读懂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文化的人文情怀(3)

摘要: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清明节是唯一兼有节日和节气双重身份的节日。清明节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那么,清明节的文化基因是什么?怎样理解作为农事季节的“清明”?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清明节?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汪龙麟教授将一一为您解答。

二、作为农事季节的“清明”

作为农事节日的清明在中国的确立是从汉代刘安《天文讯》《太初历》的制定开始的。

在古代中国,清明是一个农事节日,而不是文化节日。清明节是晴天还是雨天?这在古代中国是有不同追求的。

北方有很多的农事谚语说明北方人希望清明这天能下雨,比如:“清明动南风,今年好收成”“清明前后一场雨,强于秀才中了举”“雨淋坟头钱,春苗出齐全”“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清明湿了乌鸦毛,今年麦子水里捞”“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这些谚语几乎都强调了清明下雨的特殊意义,所以古人叫“雨打坟头前,金穗好丰年”。清明下雨在北方来说象征着一年的丰收,由此,似乎清明就应该下大雨才对,但是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期待和希望。

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想来应该是家喻户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般都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清明、美丽的境界。清明节人们上坟、扫墓、游玩、观赏,可是杜牧却流落他乡,孤身一人,触景伤怀,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所以又平添了一股无名的愁绪。路上行人为了消减寥萧中的春寒,向牧童询问酒家在哪里。牧童指而不答,意味深长。顺着牧童的手指看去,一个深藏在美丽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在眼前。诗句到此戛然而止,简练精妙而又韵味无穷。一般人对这首诗的解读大致如此。但是,“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所指的“断魂”、伤怀,仅仅指祭祀祖先吗?这是有必要深层考察的。据《四库全书·杏花村志》记载,“杜牧之为池阳守,清明日出游诗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盖泛言风景之词,必以一村以实之,则话句反为滞相矣!”《安徽风物志》记载,“杏花村在池州城西,有杏林百亩,春来杏花竞放,艳如锦云。……村中有黄公酒炉,自酿美酒,以飨客商,因此酒甘醇而远近驰名。”《池州府志》:“杏花村,在池州城西里许,杜牧‘借问’句即指此。”这或许能说明,杜牧这首诗写于他在池州做刺史的任上。

那么,池州这时候对清明节的季候有要求吗?有。据安徽《直隶和州志》记载:“‘清明日’,插柳于门,祀先庙,扫墓挂纸钱”,这是讲的清明要去祭奠祖先;但是接着又说“农家以是日望晴占麦 ”,农家清明节这一天希望天晴,这样麦子就有好收成。所以当时的农谚云:“清明柳叶焦,二麦吃力挑。”可见,安徽池州的清明节和北方不一样,北方希望下雨,而池州希望天晴。不光池州,离池州很近的江西南昌,有“麦吃四时水,只怕清明连夜雨”的农谚。清明节这天,下雨多了对麦子有损害。《南康县志》说:“‘清明’,后插田。谚曰:‘松心高一尺,家家请就莳田客。’是日喜晴不喜雨,故谚曰:‘清明雨,蓑衣斗笠高挂起;清明晴,到处担秧莳草坪’。”这都说明,池州、江西甚至四川等南方地区,清明节恰恰不喜欢下雨,而喜欢天晴,跟北方的要求不一样。这样一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所表达的,不仅有杜牧在扫墓时候对祖先的深深哀思和怀念, 还包括他面对下大雨的清明节时,对今年农作物收成的无限忧心。所以,清明作为农事季节,对季候有不同的要求。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