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龙麟:读懂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文化的人文情怀(6)

摘要: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清明节是唯一兼有节日和节气双重身份的节日。清明节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那么,清明节的文化基因是什么?怎样理解作为农事季节的“清明”?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清明节?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汪龙麟教授将一一为您解答。

现实的有限世界和虚拟的无限世界之间,需要有精神沟通的平台,清明节就是彰显这种文化意识的典礼,所以种种仪式和活动也应运而生。中华民族基于“天人合一”的观念形成了对天地的敬畏和“祖宗情结”,构成了“天地国亲师”的感念。过年和清明都感念祖宗,因为他们不仅传衍了物质的生命(人类的自我生产),而且还传承了精神的生命,也就是祖德家风,让血缘伦理薪火相传。所以,在“祖先有灵”的非科学论断里,表达的是对祖先感恩的合理内核。

中国人说“祖宗基业不可丢”,否则“愧对列祖列宗”;如果做得好,那就是“光宗耀祖”,“告慰祖宗”。而“祖国”是祖宗所在的国家,家国一体,所以祖宗情结是中国人爱族、爱国的深层精神元素,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粘合剂。而造成家庭文化有负面作用的历史环境和人物因素已经基本消失,所以今天的中国应该重新建构新型的家庭文化。

二战以前,欧洲学者曾经探讨,世界上有四大古代文明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屹立至今?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到今天还仍然有它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中华民族的家教文化非常发达,家训、家诫、家规、家范、家诰、家书,现在孩子读的《弟子规》《戒子书》《治家格言》等,可谓非常之多,我们需要用心对它进行梳理总结。而中华文化中最明显的是什么?家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积累。

国史的容量是有限的,于是又创造了史乘文化系列:大者有国家的正史、断代史,中者有府、州、县各级的地方志,小者到了社会的细胞家庭,有族谱、家谱,还有个人传记、行状、墓志,都记录人的懿行嘉言,留名传后。一般人进不了国史、方志,也可以在自己家族文化中留下道德精神,积淀成家风祖德,与血统一起传留后代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传统的家谱、行第谱,经过改造是个容量很大的载体,可以满足每家每户的需要,可以记载每个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后代,成为家庭的文化传统,借以激励生人,教育子孙。许多老同志写下回忆录,也起同样作用。

所以春节、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正是我们今天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良好契机。借助家谱这个载体,人们可以把个体生命放在祖辈相传的生命长链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的安顿。不忘往者,激励生者,培养来者。纪念先人的同时也希望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纪念自己,这种意念也就会激励自己,提升生命的价值,延伸精神生命。所以,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要建设家庭的文化,传承家风,重振中华民族的伦理思想。

 第一,重振伦理道德必须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要从百姓的日用伦常抓起,重视每家每户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所以,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而且要有接地气的“底层设计”“分层设计”。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