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里的忏悔果真如此吗(2)

教堂里的忏悔果真如此吗(2)

“先前阔”的标志被人作为战利品,矗立在异国土地上明晃晃地炫耀。不知,现代埃及人来到这里会产生何等的心理反应?但当我参观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的卢浮宫时,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那是一种屈辱、无奈和愤慨。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整体建筑呈“U”形,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2公顷,宫前的金字塔玻璃入口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4.8公顷,两侧长度均为69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宝库之一,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被誉为“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宫中陈列面积为5.5万平方米,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以上。除了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之外,更有大量的来自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这些藏品许多都带有血腥的味道。最大的掠夺是拿破仑一世,他在位时不断扩张,征服了欧洲,然后将几千吨艺术品从被占国王宫、图书馆以及教堂掠夺回巴黎,他有句豪言:“最天才的艺术品必须归于法国”。后来,尽管拿破仑惨遭了滑铁卢的失败,但大部分掠夺的艺术品并没有归还原属国,而是被法国人以各种借口留下了。

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卢浮宫还收藏6000多件中国历代瓷器精品和200多件唐宋绘画。其中很大部分是圆明园文物,也就是说它们是被强行抢掠到这儿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国外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上47家博物馆收藏。卢浮宫中有3万件左右中国文物被长期封存从未对外开放过。流失到卢浮宫的中国宝贝,主要通过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无论源于哪个渠道,似乎都与他们进教堂忏悔时所表现出的绅士气度有天壤之别。

离开在卢浮宫大殿,当我摄下了最后一张照片,一缕微风飘然而过,耳畔仿佛听到了一种不舍的哭泣。那声音,分明是那些融入了华夏先人灵智创造的中国文物传递出来的。它们期待着,有朝一日炎黄子孙能将它们带回故里。

坐在大巴车上,看着车窗外不时掠过的教堂,我心情沉重地半天默默无语,脑海里始终萦绕着一串问号:当年在异国土地上挥师杀人放火的奥古斯都、拿破伦、西摩尔、瓦德西们,是否进教堂忏悔过?难道将他国的宝贝抢夺到自己国家里不该忏悔吗?该不该将抢夺的文物归还原属国?先人犯下了亵渎上帝、烧杀掳掠罪恶,其后人该不该向受害国道歉?带着这一连串问号,我望着华丽的教堂,教堂默然;我听着祈祷的钟声,钟声无语。

不过,在《圣经》里,我看到了至高、全能、公义、威严、圣洁、信实、慈爱的耶和华(上帝)的回答——

《以色列无悔改诚意》一章,有耶和华的训示:“犹大啊,我可向你怎样作呢?因为你们的良善如同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甘露。”

进入教堂的人群中有“犹大”,“犹大”的忏悔,不可信。我问当代西方人士,你去教堂,你的忏悔可信么?

他们一边制造罪恶,一边又装作虔诚地忏悔。他们对上帝的崇拜说到底是心里发虚,希求得到上帝的原谅和保护。《圣经》的故事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人们:全能、公义的耶和华恰恰相反。透过一些类犹大者的忏悔,不难发现,他们在教堂里的祈祷、忏悔是虚伪的,是不可信的。耶和华所喜爱的良善,在他们那里一点儿也不好使。他们习惯的是“你听我说”“你照我说的做”,而决不是“你看我做”“你照我做的学”。于是,忏悔归忏悔,道歉归道歉,却从不改错。在他们眼里,就认一个理儿——“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从欧洲回来,正值特朗普政府向世贸组织提交了长达40页的法律申请书,公然将美国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此情此景,我自然联想起了网上流传甚广的那个“教堂颂歌”。于是思考,是否应在“忏悔”二字前面,加上了一个“伪”字?或许,这会让真正良善的忏悔者感到委屈,但至少类犹大者们正是如此。感叹,人类追求大同世界的道路还很遥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