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谈开会

【2018-05】谈开会

开会是免不了的一种政治社会形式和集体生活方式。研究问题、讨论形势、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凡此种种,开会功莫大焉。

然而正因为是个好形式,所以经常被滥用。

有些领导事无巨细,都要开个会讲一讲、说一说,弄来弄去,会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同志们疲于奔会,再没时间研究工作落实精神矣!所以常听有人抱怨和调侃说:“不是在开会,就是在赶往会场的路上。”

当然,也有人偏偏热衷于此。有位名头很大的教授,我们每次请他开会,他总要迟到或早退,迟到的理由永远是“刚参加完国务院一个会”,而早退的理由永远是“国务院还有一个会请我参加”。这两句话,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然而天知道是真是假!

经常开会的人,都知道开会其实是一个累活。讲话者长篇大论如黄河泛滥,浑不知口干舌燥;听会者正襟危坐如泥胎入定,只觉到骨软筋麻。这样下去,难免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你在台上大弦嘈嘈轩昂周正,他在台下小弦切切笑逐颜开。这两年端正会风会纪,会场上交头接耳者少了,但是拿着手机刷屏的多了。食指大动,两耳放松,忽闻旁边掌声雷动,他才跟着拍巴掌。想来只是苦了不讲话却要陪坐在主席台上的同志,众目睽睽之下,始终作满面春风洗耳恭听状,不敢有一点小动作。如赶上腰椎颈椎不好,个中酸楚,真是难与君说!

有鉴于此,一些单位特别是小单位,不开大会,专开小会。但是开小会也有开小会的学问,需要开宗明义,把会议主题、方向、目的提前告诉与会者。同时因为仪式性不强,会议随时可能偏离航向,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有一定的把控纠偏的能力。

如果事先主题不明,主持人又不干预会议走向,那么大家畅所欲言,难保不开成神仙会。我就参加过几次这样的会,一二十人围坐一起务虚漫谈,东家长李家短,七十三八十四,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磕嘴磨牙,海阔天空闲扯一通,但到头来只留下满屋子烟味,没有任何效果。

所以说开会戒多、戒长、戒散。中央深知某些地方和部门会风之弊,这两年三令五申要求精简会议,要求开短会、开实实在在的会,并将此列入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要求,每次开会前想明白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某个问题不开会也能解决,是否还一定要开会?第二,时间是否再短些,特别是领导讲话是否要注水成万言书?第三,主题是否已经明了,是否提前让与会者知晓?古人说做事情需要“三思而后行”,我觉得开会也应该有这“三思”,才能如愿开出一个胜利的会议、团结的会议、有效果的会议。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