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学札记(41)

战略学札记(41)

之七

没有历史坐标的道德是苍白的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目前支持食物转基因的专家们与其开许多会,写许多让百姓看不懂的论文论证转基因食物的“好处”,不如以身作则,在全国公开带头连续吃上近十年的转基因食品。如果己所不欲,而又强施于人,这样的人的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

2. 前几年有在美国的同学电话中说他拿到了绿卡,我说他登上的是“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

3. 人输多不在极限而在底线,事败多不在前方而在后方。

4.“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自古饿死的不多,撑死的不少。身家国事,概莫能外。

5.绝地放胆,盈期收心。

6. 年轻时你若以单位为荣,老了就应做到单位以你为荣。

7.常言“富不过三代”,其实穷也不过三代。穷则思变。穷富只不过是磨砺人类精神的轮回。

8.大会报告结束时的掌声,有时是出于报告内容的精彩,有时则出于报告内容的苍白。前者是由于听众还想继续,后者则由于听众终于熬到了结束。

9.亲人去世引起的痛苦,不仅在痛哭的当时,更在哭不出声的事后。

10.荣誉需要外来赋予,而能力则需要自生自长;前者可以瞬间失去,而后者则会伴随终生。

11.能力可以带来荣誉,而荣誉却极难带来——过度的话还会让人丧失——能力。

12.小福可让可不让,大福则不可尽享。前者带来的最多是小磨难,后者带来的一定是人祸天灾。

13. 思想要落在纸上而不是嘴上,行动要落在地上而不是会上。

14.马丁·路德·金说他有一个“梦”,美国资本家可以为他塑像;卡斯特罗说他有理想,美国资本家就对他恨之入骨。

15.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前半句话应用在学业上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守本分、坐得住,才能有成就;第二层意思是,不失立场者才能写出好文章。只有在死后还活在人民心中的人,才是长寿的人。

16. 政治上同样是“等待”,孔子曰“忍”:“小不忍则乱大谋”;老子曰“静”:“清静可以为天下正。”一字之别,判若泥云。阅读蒋介石文章和手书,满目“忍”术,通读毛泽东选集,鲜有“忍”言。竞争乃境界之争:解放战争的结局正是毛蒋二人哲学境界高下对决的结果。

17. 人人都说伯乐好,不想伯乐有快刀。扶起一才裁八千,又惹万人怨声讨。

18.同学,犹如坐在同一列车中前往不同目的地的游人,同班不一定同学;同志则如乘在不同列车上却去往同一目的地的旅客,有同一个志向。同学可以办事,同志则可担当。

同志永恒!

同志万岁!

19. 一代贵族,贵而不富;二代贵族,富而不贵;三代贵族,不富不贵。

20. 冲至风口浪尖需要非凡的本领,而风浪过后仍能坚如磐石则是真功。

21. 糖尿病(Ⅱ期)本不是病,它只说明人的食物结构与其特定年龄的体质及其运化能力不再匹配。人毕竟是从猿变来的,老了难道还要变为虎豹不成?

2. 幸福的人不是受到热捧的人,而是有能力谢绝热捧的人。人如果被捧得脱离大地,那他就会变成“故事里的故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23. 权变不离经常。

24. 当石头值钱时,钱就不值钱了。

25.生命宁可短暂,也要精彩。如脱离了事业,尤其是民族大业,长寿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生物概念。

26.替天行道者,其数在天;天命者,常人不可造,更不可问。替人行道者,其数在大,强者可也。大,出人头地,天,大之巅。

27.毛泽东时代的人得到表扬太难了,以至人们视荣誉为生命,可将一张奖状压在箱底收藏一辈子;近些年表扬和奖状不仅易得且规格越来越高,以至有人用蛇皮袋装奖状和证书,更有人一边得奖一边犯法。

28.人之友谊如杯盛水,冲急则空,缓则满。

29. 高手接招后感触到的不仅是赛局的输赢,还有对手事业的大限。

30.人走路有时觉得路远,那是因路不熟而自设了较多参照物;觉得路近则是因路熟而在观念中少了许多参照物。可见,走自己的路,在相当的情况下是走最近的路。

31.不讲重点而讲“平衡”,那是平庸;不讲根本利益而讲“包容”“理性”,那是宋人的空论。宋人的空论将国家丢失殆尽,今人空论将危害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2.所谓“缘分”,是恋爱男女规避责任的托词:说“有缘”,是想好;说“无缘”,是想跑。

33.“粉丝”,下到开水锅里就是糨糊。

34. 爱,不在仰慕,而在包容;直言之,爱主要体现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对方合理的缺点。

35.谄媚是一种看似廉价却实则昂贵的人格预支,支出人的预期回报值更是极其高昂,如不能兑现,那接受者将来至少也要以同等的人格折损被支出人索还。

36.做人仅能“出淤泥而不染”是不够的,若还能出淤泥而强壮,才是值得赞扬的。毛泽东说“毒草共香花同生,牛鬼蛇神与麟凤龟龙并长”,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黑格尔说“历史恶动力”,都是在说事物是在反面力量的推动下成长。

37.肾虚的人火大,无能的人气急。

38.将凤凰羽毛拔掉看似鸡,但不是鸡;给鸡插上长羽毛,看似凤但不是凤。

39.洗澡不搓泥,那是白洗;刺刀不见红,那是游戏;整风不整坏人,那是瞎整。

40.只谈恋爱而不结婚,那是在演肥皂剧。为了演这类剧,好多演员到了四五十岁还真的没结婚。

41.逝者安详,生者奋进,是为清明。

42.学习雷锋的关键是“接过雷锋的枪”;热爱人民的前提是与人民的敌人不懈斗争。

43. 生死面前无专业。

44.大人物睡觉,写到书里叫“休息”;小人物休息,写到书里叫“睡觉”。

45. 生得其时,死得其所,生命大善,莫过于此。

46.没有历史坐标的道德是苍白的。

47.没有人的性,与没有性的人一样,也是没有人性的。

48.人生设计需要考虑的往往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而是既重要又能做成的事。

49.雷锋精神是爱憎分明的对立统一体,雷锋只对同志才有“春天般温暖”,对敌人从来都是“冬天一样残酷无情”。因此,在资本前喊“劳动光荣”,与在吸血虫前争着献血一样,那不是“雷锋”而是“雷人”。

50.平凡不是平庸,平凡是有方向的努力,而平庸则是无方向的活动。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此。

 

 

文艺

之一  好作家创造的是一个时代,而不是一群“粉丝”

之二 在当下,只要“我想去延安”,中国就有希望。

之一

好作家创造的是一个时代,而不是一群“粉丝”

1.所谓“力作”,并不是用力气去做,相反,它是天然而成的作品。过于人为不如无为。艺术亦然。

2.艺术的真谛不在开拓创新,而在返璞归真。

3.杜诗《春夜喜雨》也是人生艺术的感悟。前四句告诉人们:做事要把握时机和恰到好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解决问题要借势却不事声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四句告诉人们: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坚持下去,待风雨过后,回首来路已是硕果累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游览杜甫草堂时,望着陈列在橱内的杜甫诗集说:“是政治诗。”

4.东北米香的原因在于低温冷落和一年一产,创作同理。

5.古典来自沙场而非沙龙。

6.面子大,里子小,是故宫建筑思想的人文特征:前面皇帝用于接见臣民的华伟殿堂是为了大面子,而皇帝在御花园住的精致小屋则是为了过自己的小日子。

7.作家一旦脱离了生活,就只有追求形式上的唯美,其结果便是虚无和堕落。

8.与自然物不同,意识中的规定应当是艺术的,这是因为它不仅是有限的,更是自觉的。

9.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讲的是战国时一个叫无名的刺客寻杀并终归于秦王“天下”霸业的心路历程,故事以刺客无名放弃刺杀目标被万箭射死于秦王脚下为结局。其中的经典台词是:“赵国和秦国的仇恨,放在天下,便不再是仇恨。”《英雄》放映时间是2002年12月,正值美国出兵阿富汗(2001年10月)和入侵伊拉克(2003年3月)战争期间。《英雄》在西方得到一连串奖励和相当高的票房纪录。

10.  一部《英雄》,“好就好在投降”。

11. 靠自贬或挖苦同伴来取悦听众的,那不叫相声而叫洋相。

12. 说相声,要义在一个“说”字,而喊出的相声则是没有一个不失败的。

13. 梅兰芳,张国荣,同演旦角,形似而神不同。1941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日本人特意“邀请”梅兰芳出场唱花旦,日本人知道,使对手国家中的男性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普遍雌化——这种现象目前在东南亚一些曾被英国、日本殖民过而又没有经历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在其影视文艺中已是主流——是击败这个国家的重要手段。梅兰芳在日本的屠刀威逼下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决定“蓄须明志”“息影舞台”,以此激励中国男儿英勇杀敌,誓死报国。

张国荣在英殖时代的作品就红粉纤艳,香港回归五年后即2003年跳楼身亡。在其诸多作品中,日本捧挺最为给力的是由张国荣主演而又娘气十足的《霸王别姬》。

14. 一个民族不能靠“超女”崛起,盛世也不因那铺天的大红灯笼和超短裙而出现。杨贵妃曾是个大“超女”,就在她风光无限之际,李隆基开始颠簸于逃亡四川的路上。

15. 歌还是要唱的,在今天尤其要多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要唱“我们的队伍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应该有这个气度,别老是一天到晚爱啊爱。要知道,在一个朝气蓬勃的社会中,真爱情历来都是献给英雄,而不是给无病呻吟者的。

16. 一个民族不能失去原始的力量,失去原始力量就会被人欺负。艺术也是这样。你看汉代的艺术,一块巨石,简单几个线条,浑然一体,大气磅礴,象征那个时代向上的劲头。看看清朝是什么艺术,龙的睫毛都刻出来了,艺术到此,也就死亡了。艺术永远要有大气,要有血气,要有腥气,要有原始野气。你看魏晋南北朝王羲之的字,字体里面透露着中华民族从北到南大迁移中的那种张力。宋、明、清末期多秀才,诗多禅意,词多婉约,结果国家就被打败了。有几个像岳飞、辛弃疾、冯子材等有气节、有才干的人,也是无力回天。辛弃疾是军人,却不幸成了词人;严复是中国海军事业的先驱,从英国海军学院回来要振兴中国海军,不幸却成了翻译家。好好一个军人打不了仗,逼得人家去填词,去翻译,尽管词风豪迈,文字也“信、达、雅”,但比较一下太平洋对面同期的美国及与严复同时代的海权理论的创始人马汉,真让人扼腕唏嘘。

17. 在市场经济中,许多东西可以卖,就是国家不能卖,这与在自然经济中,许多东西可以卖,就是祖宗不能卖的道理一样。

18. 心中有诗情,眼中有画意。技巧的因素在艺术创作中是第二位的。

19. 世界流行的审美标准其实多是胜利者的标准,以强者为美。现在人造美女的标准多以西方人为参照,有色人种将自己的脸整得白白的。如果当年是非洲人征服了世界,那今天的美女标准也一定是以黑为美。中国崛起后,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也会向中国参照系偏斜。中国人鼻子扁,那时他们也会做手术将高鼻梁砸低,将双眼皮划拉成单眼皮,大眼睛缝成细眯眼。现在我们到广州来,都学广州话,因为广州富裕了。此前,北方人什么时候学过广州话呢?我们学英语也是因为英语母语国家富强。语言是身份的表示,在潜意识中也是立场的显示。英语里头有法语,为什么?因为法国人征服过它。

20. 这个世界本质上是平的,如果不自垮,谁也消灭不了谁。太平洋地区,美国灭不了中国,中国也灭不了美国,平等和解才是出路。美国人不要指望中国人可以任人欺负,平起平坐才是与中国交朋友的正道。美国人看中国电影不要只看《夜宴》《黄金甲》,要多看看《上甘岭》《亮剑》《三八线》《惊沙》,那才是中国人的真精神。

21. 中国的危险不是来自外敌,而是来自内心。苏联解体时,军事上照样可以向美国“亮剑”,可思想之剑,在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那里,早已锈迹斑斑。现在一些人有意妖魔化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虚化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什么岳飞不是英雄,雷锋也不是宣传的那种榜样人物,黄继光其实也是为了自己才去堵枪眼,等等。这些话说多了,中国人的脊梁骨就会被蚀断,灵魂被蚀裂,我们民族的存在就没有道德价值和历史意义了。这是要命的,是会亡国的。好在现在这些人的洋主子不争气,他们已是日薄西山。

22.每几年西方人就设一个什么“甘地奖”“曼德拉奖”等,我想西方人永远不会为东方人设“毛泽东奖”,尽管西方人自己不乏“罗斯福奖”或“丘吉尔奖”之类奖项。美国人宁可在南美多出几个甘地,也不能再出格瓦拉。

23.1937年,日本人在中国南京真是有色无戒:色胆包了天,杀人也如麻。糟蹋了那么多的中国妇女,也没见他们对中国人“人性复苏”,手下留情。

24.北京大学是一个很不错的学校,思想开放,但也有不接地气的缺点:其法律、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教材多以西方理论为范本。北大为一些名人塑像,还拉了许多有钱有势有名有望的“校友”“校董”,但唯独没有在1918年至1919年间在北大图书馆当过管理员,还参加了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的毛泽东。这真的说不过去。且不说军事、书法、诗歌等领域的成就,即使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其深度和高度迄今也难有学人企及,如果北大学子能够学会并掌握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就不会在“文革”和“六四”中忽左忽右走极端。如果能在今天的北大图书馆前立个青年毛泽东手握《湘江评论》、立志“改造中国和世界”的雕像,我们的孩子看了这以后就有报国壮志。好在目前北大校牌和校徽还是毛泽东的手书。

25.演员与戏子的差别在于,演员是有原则的,而戏子是什么都演,其中包括出演卖国的电影。

26.前两年,中国有艺人身披日本军旗拍时装照,这两年更有艺人“一身兼二任”:刚演完“格拉玛”艇上的格瓦拉,又在《色戒》中扮演被美化了的汉奸情妇,这不由得使人想起抗战中不顾生命危险数次拒绝日本人邀请演出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前后相比,我们懂得了什么叫戏子,什么叫演员。

27.梅兰芳一生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艺术品质的高下不仅仅在于技巧,更在于气节。

28.汉初茂陵与清末故宫里的艺术品的差异不在技巧而在贯穿其中的倔强之气。

29. 《无极》,无聊之极;《色戒》,有色无戒。

30.从《庐山恋》的冲击到《士兵突击》的热浪,说明中国人的审美倾向正在迅速从华美铺陈的浪漫主义向简约文本的现实主义回归。而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被严重的两极分化击碎了的“盛世”梦幻。中华盛世,当在中国农村繁荣和台海统一之后。

31.真正的乐观主义是以悲观主义为前提的。使命即宿命,所有的宿命都是悲观的;知道宿命的使命才可能使人乐观。不知宿命的使命感会使人疯狂。

32. 现在改编过的“红色经典”与原著比,长于艺术表现形式,短于穷苦人的阶级感情。事实上,经典无法复制,更无法改编,正如古希腊艺术不能复制和改编一样。马克思说:“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才是可能的。”毛泽东时代的红色经典,就是这样的“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才可能出现的,因此是永远不可复制的“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

33. 改编经典,犹如成人与儿童比“天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装萌”,是非常可笑的。马克思责问说: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它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它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它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并不矛盾。它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它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

34. 从复杂看出简单而非相反,是思维能力高下的关键,而这恰是儿童思维的长项。

35.比较古希腊和古埃及的艺术,人们会发现,奥运美学的元素是力量、速度、准确,奥运美学的风格是简洁、明快、对等,而绝对不是远古那等级森严的沉重呼唤——观看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直播有感。

36.浮夸毁人,奢靡亡国。

37.简洁源于自信。

38.缶,不直击,侧拍。

39.当英雄成为公众取笑或嘲弄,而笑星和“超女”成为公众狂热追捧的对象时,这个国家被人宰割的危险也就将悄然而至。

40. “文革”中的人秀“粗”,现在的人秀“嫩”。

41. 其实,“文革”文艺中有许多健康的内容,但由于长期一家独大,其创造的人物形象亦不容置疑,这为20世纪80年代初王朔等反权威文化崛起做了铺垫。王朔反权威文化蜂拥而起后又泛滥成灾,最终异化为“痞子”文化——比如这些年进入年末各式晚会的“性错位”表演——并将王朔文化送入末途,这又为“文革”文艺中的英雄主义内容重返舞台做了铺垫。

42. 生活愈接近本质,其艺术表现形式也就愈安静、朴素和简约。

43. 收获时人的心情是平静的,而人为制造的“豪华大场面”反衬出人的心虚和浮躁。心虚需要声势以壮胆,浮躁则需要不停地注射“鸡血”以煽情。

44. 神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在人世间的图腾。

45. 培植对手民族中最无力的思想是征服这个民族的有效手段。与英国人在印度将印度式“武训”——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的甘地捧为“圣雄”的目的一样,明思宗崇祯死后,清封其为庄烈愍皇帝,庙号怀宗。葬北京昌平思陵。苏联解体前,西方为了鼓励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10月15日向他颁发诺贝尔和平奖;苏联解体多年后的2008年9月18日,美国国家宪法中心作为奖励,又向戈尔巴乔夫颁发“自由勋章”,而为戈氏挂奖章的人就是当年利用戈氏善意瞬间踹倒苏联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布什对戈氏说:这是一个真正的荣誉。但这个“真正的荣誉”对俄罗斯民族来说却是一个真正的灾难。可以肯定,戈氏如果离世,美国也会将其树为世界级的“圣雄”,正如美国为了统治黑人,将厌恶其黑皮肤的杰克逊捧为“歌王”的目的如出一辙。

46. “文革”中有“红海洋”,主要是红旗和“红宝书”等,现在有“中国红”,主要是大红灯笼和红裙子等;“文革”中与红色搭配常用绿色,如绿军装、绿书包、绿军用鞋等,今天常用的则是只有古代帝王才能御用的金黄色,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以及2010年春晚的开幕场面。

色彩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的审美偏好。绿色象征着生命力,所以韩愈《早春》诗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金黄色象征金钱和地位,所以黄巢《不第后赋菊》诗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7.看看目前那充斥于社会上下空而又空的学风和假模假式、不男不女的戏风,再环视东海那日益逼近的虎狼,不由得让人想起历史上的宋(960~1279)明(1368~1628)两朝和眼前的奥地利。奥地利在19世纪曾是雄视大半个欧洲的奥地利帝国(1804~1867)和奥匈帝国(1867~1918)的国都,其首相梅特涅在拿破仑失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上还是决定欧洲未来利益分配格局的关键人物,可到20世纪它在地图上却成了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找到的米粒小国。沧海桑田,往事并不如风。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是否严肃地考虑过奥地利的厄运是否会落在中国,以及为避免这种厄运,我们今天应当担当什么责任和做些什么呢?

48. 伟大的作家绝不是一味揣摩和顺应读者口味的人,而是积极引导和塑造读者的人,是让读者愿意追随而不是追随读者的人。这样的作家创造的是一个时代,而不是一群“粉丝”(Fans)。

49.西方人是有文化战略的。东南亚曾是欧美殖民地,看看目前流行于东亚地区的一些武打片,其中的主角形象多是一些好勇斗狠的地摊侠客,只讲义气而无主义。相反,像霍元甲、李小龙这些有理想和主义并为中国人打出威武和正义的拳手,则没有活得太久。比如李小龙只活了33岁,决心继承父业的李小龙长子李国豪在其事业初有声色的时候,也随一起“误击事件”而英年早逝,死时年仅28岁;清末曾多次打败洋人的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也是在年仅42岁时便“不意中毒身亡”。这些同类人物同命结局使我们不能不怀疑其后有着某种联系。但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这些民族英雄们那被缩短了的生命,却被他们的民族即中华民族几乎是无限延长了。

50.香港武打片中有不少自称“龙”的主演,而具有龙的真精神的大概只有李小龙一个。在他之外给人留下的武打形象多是英国殖民统治需要的地摊上的混混形象,而李小龙留在人心目中的则是格瓦拉式的有理想和主义的英雄。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