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学札记(6)

战略学札记(6)

摘要:今天中国发展已到新的历史起点,新起点需要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的本质是世界观形成的前提。今天看来,用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条基本原理观察世界形势并形成相应的战略判断,“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对于“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具有重大意义。

之三

台海布局,贵在谋势

1. 欧洲的崛起是靠非洲黑人的尸骨堆起的,美国的崛起则是建立在无数印第安人的头盖骨之上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比如赖斯、鲍威尔和奥巴马等黑人的“成功”就否认当年西方贩卖黑人的罪行;也不能由于今天为数不多的印第安后裔过上美式生活就由此默认当年美国屠杀印第安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欧美人自己至今也未对此道歉,那我们就更不能在讨论西方崛起时替他们掩饰这段历史。

2.毛泽东同志讲“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学家黄仁宇也说“历史上重要的转圜之点,总是避免不了武装冲突。于是史家也别无选择余地”。目前讨论大国崛起,然读史迄今,怎么也看不出穷人只要放下刀枪,换上西服,打上领带就能被富人纳入“文明”行列。1927年陈独秀以为革命就是“绘画绣花”,听蒋先生的话放下了刀枪,还没来得及换上洋服,千万共产党员的头颅就落了地。

3.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仁慈是基于法国人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对封建保皇党人那段红色恐怖历史的误读,这种误读又产生于英国人为了制衡欧洲大陆的需要对这段历史的歪曲,其结果换来的却是梯也尔入城后那不亚于1789年的屠杀。屠杀又唤醒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4. 外空信息技术、空中预警技术、陆海空远程精确打击技术,这三大不可分割并有机联系的技术链环是未来中国国防现代化必须攻克的关键。未来的中国海权不应当只是海军的事,它实际是国家总体国防力量的集中表现,它应是外层空间、空中预警两大技术链拉动和引导下,集陆海空导弹精确打击技术并被应用于海上作战的力量结构。

5. 在海上有战略意义的岛屿,必有大国插手。亚齐是马六甲西北出口处的属于印度尼西亚的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看,凡是海峡密集的地方必然出现小国,新加坡、巴拿马、厄里特里亚、塞浦路斯等都是这样。

6. 在革命年代,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包括强大海军在内的强大国防,国家最终将会失去一切。

7. 工业和军事强大的国家的地理版图越小,其对外围缓冲区的需求就越大。

8. 未来中国的军人要有世界眼光,这是英美人教给我们的经验。未来的中国外交要从本土防卫政策向地区性守成政策转化,从内敛型守拙政策向外向型积极防御政策转化,长期经营亚洲,与邻为善,为中国百年国运打下深深的根基。

9. 武装的部落反对另一个武装的部落,是目前阿富汗国内政治的特点之一,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则是阿富汗国内政治的一般规律。

10. 广大的地理纵深,是国家防务的无价资产。

11. “守险不守陴”是太平天国创立的守城战法,其特点是将精锐兵力用于控制环城四周险地,造成敌军四面受制而无力集中攻城的战略张力。这在文学上与陆游说的“功夫在诗外”的创作方法,异曲同工。

12. 不管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多么不同,争霸战略如何诡谲多变,但它们对弈的地缘政治“棋谱”大体是不变的。这个“棋谱”所反映的地缘政治关系大体说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两个基本点,就是大西洋与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如果把英美这样的海洋国家比作“矛”,那么其争霸路径基本上就是:遏制两翼,围堵中亚,死保印度洋。如果把法国、德国、俄国这样的内陆国家比作“盾”,那么,其争霸路径则与海洋国家正奇相合,即两翼突破,决战中亚,拿下印度洋。由于历史条件和战争手段不同,大国争霸“棋谱”中的“两翼”的概念也有差异;但无论如何,双方争夺印度洋,尤其是争夺印度洋北岸的目标都是相同的。

13. 强大的海军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财富积累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保证。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肯定就没有伟大的未来。

14.在辽沈战场连连败北的情况下,蒋介石在国统区实行的大力度银行改革是从内部自毁的关键原因。蒋介石垮台前夕,江北共产党军队的攻势和江南的通货膨胀都已不可遏制,而此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还在敦促蒋介石必须实行“最彻底的改革”。无独有偶。就在中国政府大力扭转严重的社会分化现实的当口,2006年12月美国财长保尔森率团访华前夕也“要求中国加快市场开放步伐”。二者比较,司徒雷登的建议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成功,而保尔森的“要求”则会从内部加剧中国社会分化并为在东海可能出现的外部危机做好铺垫。

15. 国家的生命期与所谓“民主制度”并非产生必然联系。比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张伯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斯大林在希特勒面前反应都迟缓并都受到重创;美国政府也是在国会的压迫下错误地走上朝鲜和越南战场的,导致国家国力严重受挫。而尼克松与中国改善关系,拯救美国于战争泥潭,还是在国会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的。可以说没有尼克松的“秘密”外交,就没有美国后来战胜苏联的历史。

国家的生命期与国家文化有着不可分的联系。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的道理一样,只有承认物质的多样性、世界的多元性,知道节制国力的国家,才能较久地维持国力。

16. 1972年1月6日,毛泽东同周恩来、叶剑英谈外事工作时说:“其实这个公报没把基本问题写上去。基本问题是,无论美国也好,中国也好,都不能两面作战。口头上说两面、三面、四面、五面作战都可以,实际上就是不能两面作战。”送走尼克松后,7月24日,毛泽东在与周恩来、姬鹏飞、乔冠华等谈国际问题时,再次叮嘱:“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可以利用矛盾,就是我们的政策。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两面作战。”

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有力量可以与两个以上的大国对抗。古罗马人开始只是为了自卫,先与北方的高卢人打仗,后又与南方迦太基人发生战争,取得辉煌胜利,后继续向整个地中海国家进攻,结果导致整个罗马帝国灭亡;19世纪初,拿破仑与英国作战,取得辉煌的胜利,继而于1812年轻率深入俄国,其后三年便遭到失败;20世纪40年代,德国希特勒开始跟英国作对,赢得西欧,1941年正在得意之际挥师直奔俄国,其后又是三年便遭到失败;同期的日本开始与中国开战,初期取胜,1941年年底又与美国开战,其后还是三年失败;20世纪50年代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与中国和苏联对阵,美国三年便败;60年代在越南战场上,美国还是与中国和苏联作对,时间是长了些,但结果也是败得没有面子。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与中美作对,结果苏联很快败阵并于戈尔巴乔夫时期解体。“9·11”事件后,小布什更是点名向七个所谓“邪恶轴心”国家叫板,如果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是老虎吃天,只能是耗尽虎力后一无所获。

17.1948年印度和中国都面临有外来支持的国家分裂的危险。结果是受着西式“民主”熏陶的尼赫鲁放走了巴基斯坦;而毛泽东则“不可沽名学霸王”打过长江,1950年年初又一气拿下西藏。年底又入朝参战击退美国人。不同的领袖,不同的结果:现在印度原来的版图上有着两颗互为目标的原子弹,而在中国则是统一使用管理的核武器和刚刚飞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18. 目前的中国已在太空中“飞龙在天”,未来的中国还要在深海中“潜龙在渊”。

19.  那些不着边际而又满嘴“世界前景无非三种可能性”“其结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学者,如冲在国际前台,鉴于他们的真诚和不知疲倦的劲头,确实有着积极且他人不可替代的战略迷惑作用。这些人对中国崛起是有特殊“贡献”的;塔利班和萨达姆没有这种“人才”,反将刚上台就喊着中国是“潜在对手”的小布什引向并使之陷入中东。由此,中国在新旧交替因而是比较脆弱之际获得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20. 男权压迫最终将压出一个日益扩大的女性总统群体及其主导国际政治的时代,而导致男性能力快速衰退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男权至上的观念和重男轻女的习俗。

21. 与戈尔巴乔夫的妻子赖莎不同,克林顿妻子希拉里已意识到能将丈夫扶上总统宝座,自己当然也能坐上总统宝座。

22. 国际边界的拐点其实都是国家实力较量过的结果。拐点越多,流血越多。

23. 看了除夕夜奔放在天空中的多节万向窜天烟花,深觉美国爱国者导弹就不是技术;昨天我们的四大发明没有变成坚船利炮,今天这些同类技术再不能只应用于嬉戏而不应用于国防。

24. 海战和空战都必须是攻势的,因为海上和空中没有用于防御的可持续的补给。

25. 天高不过九重,地广不出五极,故曰:九五至尊。

26. 台湾犹如被美国人绑架了的中国孩子,绑匪的目标并不是要领养孩子,而是要敲诈孩子的父母。如果中国不接受敲诈,那绑匪也无法“撕票”,最终也只能以尼克松“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的美辞,将台湾——在挑拨日本与中国为此冲突之后——抛给中国大陆而不是日本。这是因为日本在西太地区是离美国最近的完全海洋型并以海权为生命的国家,而中国则是离美国本土较远的陆海兼容型国家。

27. 近代中俄在朝鲜半岛绥靖日本留下的教训是:喂猪不可驱虎。

28. 笑到最后的是笑得最好的。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1940年中国已被分成若干个政治实体,1945年中国简化为两个政治实体并成为四大战胜国之一,到1949年中国除台湾外基本完成国家统一。1953年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打败曾打败日本人的美国人,196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核国家,而中国完成这样的神奇转变只用了27年的时间。

29. 征服者被被征服者所征服,也是大国兴衰的一条重要规律。如果说利用日本肢解中国主体地缘政治板块是一百多年来美国东亚外交的重要目标,那么借助美国来虚化这一目标从而保住了中国在亚洲的主体地位,则是“二战”中中国政治家赢得的最大成就。看看1940年前后中国支离破碎的状况,再比较“二战”后被一分为二的朝鲜、印度,可以说中国才是“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上的最大赢家。

30. 朝战和越战中,美国打仗为了外交“面子”,中国参战则是为了生存的“里子”。保面子使美国的战争目标失去了底线,保里子则使中国目标始终不出三八线。此间,美国领导人犯了与后来苏联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同样的扮演世界“超女”的错误:风头出尽后便是洋相十足。

31. 穷时防贼,富时防匪,家国同理。

32. 如果说19世纪日本侵略台湾的企图是以1872年10月15日吞并琉球开始,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结束,那么,21世纪台湾的命运也必将从中日不能搁置的钓鱼岛主权“争议”开始,以争议的结果而确定。

33. 航母是海上作战体系的标志而非体系本身,而保证航母有效战斗力的基础一半在太空,另一半则在深海。

34. 目前朝鲜导弹技术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威力大且打不准,有时升到半空还会掉下来,这比日本精确性能较好的导弹更具威慑力。

35.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核试验,10月11日上午8时56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6级地震。震中位于福岛县附近海底。

36. 东海布局,贵在谋势,其次谋地。

37.“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西太平洋者,不足谋台海。

38.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两次炮击金门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与台湾当局的台海“拔河”中测试出了蒋介石和美国的底线和极限:蒋介石的底线是保住台湾,极限是不将赛绳拉断;美国的极限是希望将赛绳拉断,底线是两岸长期分治。前者只是想赢得与大陆的“比赛”,而后者只想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场“比赛”,却不愿为这场“比赛”付出任何代价。

39. 如果中国自己不出现重大——比如太平天国式的——动乱或分裂,在中美太平洋东西两岸“拔河赛”中,美国希望台海之间拉断赛绳,但不希望中美之间拉断本用于阻挡日本南下的赛绳。因此,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最终会两利相权取其重:以牺牲或部分牺牲台湾的利益换取与中国在全球合作中的战略利益,并将台湾问题作为烫手山芋引诱而不抛给日本,让中国经过与日本交手而取回台湾。美国在“二战”后留下的“钓鱼岛问题”,就是为这场交手抛在东海的“金苹果”。

40.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2001年6月11日刊登英国著名史学家兼作家保罗•约翰逊《关于美中关系的七点意见》的文章,认为中国有两条主要边界线:太平洋西岸的海上边界和中亚地区的陆上边界。一条通往战争,一条通往繁荣。美国必须让中国明白,争夺海上边界周围的领土主权只会给自己招惹麻烦,而设法开拓中亚地区的经济机遇将得到美国的赞许、必要时还会得到美国的帮助。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相信,命中注定它的前途在亚洲。在中国东部形势日益危险的当口,中国一些学者也主张中国放弃海洋而掉头西进,不管如何绕弯,他们的这些观点与约翰逊的“意见”异曲同工。

41. 日本的麻烦是不能按体裁衣,本来是小脑袋,可明治天皇却给日本定做了根本顶不起的大帽子,硬要做世界大国。从此日本就没好日子过。所谓“明治大帝之遗策”成了大和民族的精神负担,而日本也由此成了亚洲人民的精神负担。

42. 仅凭金钱是解决不了国家安全问题的。犹太人当时有钱,就是因为没有国家,叫希特勒整个地送到奥斯威辛去了。从那出来的人组建了国家,这就是以色列。恐怖主义把美国打得鸡飞狗跳,为什么打不倒以色列?以色列国家小,但爱国心强。

43.有人说,中国出兵朝鲜却丢了台湾,事实并不是这样。

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才入朝作战,而在6月份美国舰队就将台湾海峡封锁了。当时斯大林告诉中国,朝鲜战场上打不败美国,中国就再也别想拿回台湾。事实也是这样,中国当时如果示弱,那今天的台海形势就会更糟。

也有人说,中国参战是被斯大林“利用”了,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们知道,1945年雅尔塔秘密协定中,苏联拥有在大连、旅顺驻军权和中东铁路的使用权。这些都是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这些利益又为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所承认。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联极不情愿地表示应当废止这项秘密条约,但主张保留形式。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远东的格局,也迫使苏联重新调整对华政策。随之而来的朝鲜战争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国人的结果,让最具现实主义政治眼光的斯大林也看明白了中国人在朝鲜战场上驱逐的不仅是美国人,还有苏联人。结果1953年年初,苏联将大连、旅顺及中东铁路不折不扣地无偿归还中国,1955年,中国将旅顺正式收回。至此,苏联在雅尔塔条约中已吞到嘴里的战略利益又悉数吐出,这对在“二战”中大获红利的斯大林来说,是一种说不出的痛楚:一场战争下来,在苏联的支援下中国军队由弱变强,不仅组建了强大的空军,还将美国赶到三八线以南。而苏联却告别了自彼得大帝起就追求而斯大林刚获得的大连和旅顺这两个进入太平洋最便捷的不冻港。

中国及时在三八线停火。中国军队因此没有透支。现在回头看,如果中国拒绝停战打过三八线,那必然要透支国力,结果反会对苏联形成严重依赖,并易受制于苏联。果真如此,后来的大连和旅顺的移交可能就不会那样不折不扣;果真如此,那才叫“为斯大林所利用”。1952年9月15日,中苏两国发布公告,中长铁路正式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1月苏联移交中东铁路,3月15日,斯大林病逝。斯人已逝,而在中国——如果再联想起1945年斯大林曾将东北留给中共却没有由此换到毛泽东不过长江的“回报”的难堪经验——问题上,却是甘苦自知。

事隔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还有人撰文说“毛泽东也认为发动朝鲜战争是错误的”。事实并不是这样。

第一,毛泽东并没有“发动朝鲜战争”,发动朝鲜战争的是决意要越过“三八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联军;面对美国的骄横,毛泽东只是在朝鲜同志的请求下毅然启动了中国抗美援朝的决定。与美国在韩国不同,停战后中国没有在朝鲜留下一兵一卒。

第二,说毛泽东认为“帮助朝鲜打这场仗是错误的”,这当然更不符合事实。1975年10月21日,毛泽东最后一次接见基辛格,据基辛格回忆,在谈话中,毛泽东提起朝鲜战争,据基辛格记录:

毛泽东:联合国通过了一个美国提出的决议,说是中国侵略了朝鲜。

基辛格:那是25年前的事了。

毛泽东:对,所以跟你没有直接关系。那是杜鲁门时代的事。

基辛格:对,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的看法已经改变了。

毛泽东:可是决议并没有取消,我现在还戴着这顶“侵略者”的帽子。我同样认为这是一种无上荣耀。好,好得很。

基辛格:这么说我们就不应该修改这项联合国决议了?

毛泽东:不,不用改。我们从来没有提出这个要求 ……不过,你可不可以帮我把这个声明公之于众,或者是在你的通报里公开地说一下?

基辛格:我想还是你公开为好。我不一定能做到历史上正确无误。

这段在毛泽东同志临逝世前一年发表、直到2011年才由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披露的珍贵文献,可视作毛泽东本人对这场战争必要性的最终态度,毛泽东说:“我同样认为这是一种无上荣耀。好,好得很。”

44. 1962年的中国形势真是“高天滚滚寒流急”:中国国内正面临严重自然灾害,蒋介石在东南准备反攻大陆,苏联在北方制造居民“外逃”事件,印度借机在中印边境燃起战火。但毛泽东总体上还是认为印度是朋友,不能真打,一仗下来,只是将印度的屁股打响了些,并没有让它伤筋动骨。同时在战争规模上,毛泽东也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不让第三国卷入。在时间上毛泽东巧妙利用了古巴导弹危机,10月20日,美国封锁古巴海域,苏美剑拔弩张。当天中国全线反击。11月20日,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妥协,同意拆除导弹基地。第二天中国也对印全面停火。一个月后,中国又将印度俘虏养得黑胖黑胖,把印军的枪擦得干干净净交还给他们。战争结果与朝鲜战争不同,朝鲜战争要将美国逼到三八线,而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则意在打出持久和平。研究一下毛泽东1962年西南一役,它与诸葛亮七擒孟获,曲异而工同。其目的不仅仅是打赢,更是长期稳定大西南。今天看来,毛泽东的军事艺术大张大合,但张合有度,毕诸葛亮“七擒”之功于一役,令后人扼腕赞叹。反观毛泽东出手过的东北和西南,至今无战事。

45. 1962年,毛泽东“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他亮剑西南,震慑周边。此后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计划基本偃旗息鼓。1964年5月27日,尼赫鲁去世;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此前两天(14日)赫鲁晓夫被赶下台。

46. 有位美国人说过,他们不怕中国军事现代化,就怕中国军人毛泽东化。历史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真正灵魂和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47. 美国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保护的是伊斯兰人,可仅仅两年后,就在反恐战争中打伊斯兰人。为了牵制中国在东部海区的力量,将来它必然要在中国西陲边境再次“保护”伊斯兰人,这与19世纪末英国扶持日本以牵制俄国南进印度洋的道理一样。

48. 2007年6月26日美国众院外委会通过了要求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进行正式道歉的决议案。6月30日,日本防长久间章生似在提醒美外委会说:长崎也曾遭到美国原子弹袭击的灾难。7月3日,久间章生受到责难而辞职。7月10日,日本表示不会就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问题向美国提出抗议。7月3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致通过了谴责“慰安妇”的决议案。7月3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此“感到遗憾”。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贝尔加米尼在《日本天皇的阴谋》中披露:1945年8月23日,即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第8天,日本便组织一个“招待同盟国士兵‘游兴会’”。在几周之内,该会便在东京开设了33处服务性企业。位于东京商业区的一家大军需工厂被改造成一座被称为“柳溪”的饭店。“在禁止美国大兵入内之前,它已经有了一条由250名姑娘组成的‘生产线’,平均每天接客限额为3750名美国大兵”。当时日本的“一群群豪门才女邀请了艳名远噪的艺妓并向她们传授取悦男人的诀窍”。

读史至此,深觉安倍的“遗憾”中包含了太多的酸苦。

49. 国际关系犹如张开的橡皮圈:在国力相等的“等边”国家中,拉得过长(扩张)或伸展不足(受到入侵)的一边,均是较脆弱的一边。

与橡皮圈某边过于伸展就会被扯断,而过于收缩也会改变其周长的道理一样,在多边的国际关系中,国家不管大小,其国力伸缩的时间和空间均有其不能越过的极限和底线:越过极限的扩张和没有底线的收缩都会导致国家的崩溃,并由此产生国际体系——比如拿破仑体系、维也纳体系、“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及“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等——的瓦解和重组。因此,对国家力量,尤其是对大国国力伸缩极限和底线的研究,是国际关系及建立其上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崛起时空研究的关键环节。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