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读本(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的价值

摘要:十九大报告第一次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而第2卷的相关论述,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一论断的“呼之欲出”。

三、习近平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思维的充分展现

习近平所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他之所以能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因为他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和敏锐判断力,善于从战略上思考问题,而这在第2卷中有充分的展现,主要是:

1. 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的一致

习近平在第2卷中多次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P10)“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P62)他指出,战略思维就是要抓住关键、纲举目张,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习近平的战略思维,首先体现在他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上。他经常告诫全党,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因此,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政治定力,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各个领域可能遇到的风险考验进行分析时,他都强调了不仅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更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对于国家安全,他特别强调:“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P382)

2. 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的结合

习近平的战略思维,还体现在他强调问题意识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维的结合上。他经常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他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1](P34)他对所有工作的指导,都强调了问题导向,包括对理论工作,他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P342)习近平还把问题导向和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足点。

3. 历史意识和世界意识的相融

习近平的战略思维,还体现在他具有的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宽广的世界意识上。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能性,他总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统一上加以思考,从世界格局的变革,以及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加以判断。他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P442)

4. 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统一

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是一种理论思维而非经验思维。他经常告诫全党,在一个有着13多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他的理论思维的实质,就是唯物辩证的思维。他娴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思考战略问题,如强调全面和重点的统一,要求“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1](P23)他还强调把握工作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勇气和智慧、“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领导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等方面的统一,等等。

5. 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的协调

习近平的战略思维,也是既坚持创新、又守住底线的协调。他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P344)因而我们要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1](P342)创新思维,既要破除迷信,不断“换脑筋”,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就需要有底线思维与之协调。一是在工作中划定不能触犯的“红线”;二是考虑问题、办事情要从最坏处着眼,立足最低点,补好“短板”,善于做转化工作,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或最大期望值,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以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