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自信的空间哲学表达

中国道路自信的空间哲学表达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空间”并非静止的几何学与地理学概念或主观抽象的心理学与语言学范畴,而是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过程,即一种共时而动态的历史关系,故“空间化”或“空间的生产”一词更能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对空间的独特深刻理解。

近百年中国所走过且正在走的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合乎历史辩证法的必然过程。从空间哲学视角揭示中国道路自信中所蕴含的历史规律与经验,对于深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道路自信研究现状呼唤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哲学表达

中国道路已成为全球学者瞩目的热词。国外学界对该问题的关注焦点,最初是以西方现代化理论为标准来评判中国现代化的曲折性特殊性经验,后来转变成从区域性或全球现代性视野来把握中国道路的世界影响与创新意义。这种重点转移说明中国道路的空间哲学意义已经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国内学界对中国道路自信问题的空间理论研究,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诸多视角揭示中国道路演化的特殊性和内在生命力;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全球化时代内涵及其辩证法思想,特别注意到当代资本主义已经从传统的物质生产走向空间化的生产;三是致力于把西方社会空间化发展议题进行创造性转化,拓展细化为生态环境、地缘政治、城市空间、网络空间与国家治理等问题。

国内外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思考中国道路自信的空间哲学表达问题奠定了较好理论基础。但也要看到,它们基本来自于区域经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等专业领域。现状表明,道路自信问题呼唤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哲学表达。而要研究这一时代课题需要打好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理论基础,需要对中国革命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空间辩证法作出历史反思与现实把握。

中国道路自信的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理论基础及本质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空间”并非静止的几何学与地理学概念或主观抽象的心理学与语言学范畴,而是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过程,即一种共时而动态的历史关系,故“空间化”或“空间的生产”一词更能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对空间的独特深刻理解。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理论泛指人类文明发展是一个空间不断提升与转换的过程,即不断地超越地理空间限制而实现的空间“自我生产”过程;特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已变成全球化、城市化与区域化的“空间的生产”。而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道路则是一个不断突破资本世界体系控制而实现的空间自主重构过程。

对中国道路自信问题的空间哲学表达,主要是从空间辩证法视角历史地把握中国如何从封闭自大的中央王朝走向衰落,进而陷入不自信与危机;如何通过革命逻辑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如何通过改革开放逻辑走出传统建设模式主客观封闭的危机从而增强自信;如何在主动引领世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真正道路自信,由此理出一条中国道路自信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脉络。

中国道路自信的历史空间辩证法表达

中国道路自信的历史空间辩证法大致上可以表达为以下形态或阶段:

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寻求独立发展空间的艰辛历程。在此历史时段,传统中国王朝空间由于其封闭与落后,必然走向瓦解。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独立斗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探索历程,都是一场东西方地缘政治之争,内含着中华民族争取生存发展空间的价值诉求。为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发展空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到苏区,从山区游击到全面解放中国,经过了从“以城市为中心”到“以农村为中心”,再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生存发展空间曲折转换过程。正是这一历史空间辩证法揭示了近代中国如何从不自信到通过革命逻辑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在历史规律。

二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历史空间辩证法。以国际国内交织互动的结构关系为视野,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30年间发展空间的探索过程,研究国内区域均衡发展空间战略和“三个世界”的国际发展空间辩证法理论,反思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自信经验及其内外问题。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但由于受东西方冷战格局的严重制约,成立之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被排除在全球性和大多数地区性国际制度之外,而仅仅在原社会主义阵营与第三世界发挥一定作用。直到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前,中国基本上是全球治理体系的局外人。

在被迫自我封闭的国际大空间背景影响下,在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东方大国,如何有效规划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从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前,“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在沿海空间和内地空间的辩证关系上得以体现。一方面,在合理安排工业布局的前提下,强调更多的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从而更有力量支持和发展内地工业;另一方面,提出大力发展内地工业,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新的工业大部分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但也要看到,当时的空间发展均衡,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的基础之上。特别是由于对沿海地区投资数额的减少,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传统发展空间模式的突破与协调平衡的新发展历史空间辩证法之形成。聚焦改革开放以来40年,在反思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空间模式经验教训基础上,研究国内的空间辩证法和全方位国际发展空间战略,从中把握当代中国如何主动融入世界,因而确立新的道路自信之辩证发展规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始较为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随着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及后来的世贸组织成员国地位的恢复,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度的主要参与者,从区域大国变为世界大国,在国际治理空间中作用不断增强。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从国情出发,根据梯度发展理论实施发展战略。一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二是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从而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寻找到了新发展空间。为缩小地区差距,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它提升了东、中、西部大发展的整体合力,缩小了各大主体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步形成了发展新空间辩证法。

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空间辩证法。重点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区域化国际化发展过程与趋势中的新思想成果,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中包含的历史空间辩证法思想,由此理解实现真正道路自信之内在发生逻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应对人类多重挑战的客观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共同诉求,也是中国道路自信的历史空间辩证法之未来前景。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