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乡土生活的现代价值(6)

摘要: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来看,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扶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目标的实现,全都离不开乡村的发展建设。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本期报告中,专家不单为我们分析了现代人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还通过一个个民俗文化实例诠释了深刻认识自身文化传统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需遵从的三项原则,敬请关注。

11

当地人穷到怎样一种地步?我采访过画面中间的这位老太太,从1962年开始她就是文艺骨干,跳舞的时候排在第一个。当时我问她“您觉得穷到什么程度?”她说“穷到要死了。”按照现在的标准,这肯定是精准扶贫的地方,进到一户人家,整个屋子里只有八块砖头,一个木板,一张羊皮和一个火塘,基本上一眼就全都看遍了。但就是这种生活条件,他们过节的时候还能有那么充实的精神生活,所以有时候穷跟文化不应该成正比,穷未必就没有文化。

我们外部社会的人经常举着长枪短炮一样的镜头去村落里拍来拍去,大部分人关注的都是他们的艺术表现,却很少有人能追及他们背后的文化传统。为什么他们能够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拥有那样优秀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秩序?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12

这张图是哈尼族人每逢节日都会从事的一项娱乐活动——打秋千,这种文化背后的含义我们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是苦扎扎节,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让大家对这个节日有一个初步认识。

点击观看视频

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苦扎扎节可能比现在的更加奇特,这是一个原生态的节日,没有受到任何不良文化的影响,完全是他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若非要说有什么现代化的痕迹,那就是他们使用的交通工具由过去的骑马、步行变成了乘坐摩托车,组织联系方式变成了使用手机。该怎么理解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这样的文化传统呢?包括我们这些做文化研究的人,在面对它的时候也觉得有点儿五味陈杂,你会觉得它很新奇。该如何定义这种文化?它属于开放的还是落后的?我只能用自己个人的认识和对其文化背景的了解来跟大家做一个大致的交流。首先我们要理解,在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中,人类都认为人口是第一生产力。汉族现在还流传着老祖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训诫,像人丁兴旺这样的词我们一直都在使用。有时候家族能不能进一步延续或发展,可能就差几口人,这是多么严峻地问题,对吧?尤其是对农耕文明时代及仍处于农耕时代的文明,这种围绕人口形成的文化体系是非常合理且有秩序的。西南诸多少数民族的婚姻制度因为与现代社会所处的生产状态和价值观念不同,所以很难被我们理解,比如摩梭族的走婚,但它其实就属于此种文化体系的范畴,在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非常地合理。

西方文化中不乏对人体艺术的表达,他们还有狂欢节、花街游行等在我们看来非常开放的节日庆祝活动,事实上中国自己也有类似的开放的文化要素孕育在古老的农耕文明中。就拿哈尼族的婚姻习俗来说,在把人口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价值观念下,男女青年最看重的不是婚姻仪式、性关系,也不是贞操,而是女方生了孩子以后放在谁家里。当地人讲“婚不落夫家”,就是说在一户人家生了孩子还不行,必须把孩子留在这家才算正式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完成整个婚姻的责任。他们婚前的交往以生育为目的,满足了人性、自由、开放的条件。我们刚才看到的苦扎扎节就是为了鼓励男女青年充分交往而举行的,结合他们的生存现状和文化传统,我们多少就可以释然了。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