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加珍惜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

要更加珍惜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

为什么要更加珍惜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因为经验比成就更珍贵。从1980至今,我们人均GDP从美国的1/50到1/6,从印度的70%到印度的4倍。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经验很多,例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统筹兼顾、依靠人民;顶层设计、市场平等等等,其中更有高度并且起到更为关键、更为决定作用的经验是:党的坚强领导;党的方针政策;中国特色新路;理论体系指导;初心使命定力;总体战略布局。

500175620_wx

 

一是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40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改革开放前20年,工业主体粗放落后,苏联解体、98洪水灾害、亚洲经济危机;后20年,南海撞机事件、我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汶川大地震、全球经济危机等等。面对这些重重困难,我党看清楚“四大考验”和“四大危机”,党带领人民始终都能站稳脚跟,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边斗争边发展,为后来从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逐步走到世界舞台中央赢得了时间。之所以能克服这么多的困难,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党的坚强领导。

二是有党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文明”一起抓,向不断深化改革要活力、向精神文明要生产力,相继出台各领域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科技重大改革等,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解放。从大的方面说,我国工业门类世界最全、产品种类世界最多、装备动力世界最大;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架桥铺路、海底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填海造地、上天入地下海等等,都体现着我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小的方面说,种地、水利工程等已经从锹铣扁担框、人挑肩扛中解放出来,基本实现机械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党的方针政策。

三是有中国特色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当遇到挫折时也有人质疑这条道路,但是我们党不走回头路、不走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滴水穿石的韧劲,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巨大成就再一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四是有理论体系指导。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就是在这样的理论体系指导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

五是有初心使命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知道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党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四个自信”来之不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也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今天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也是高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旗帜的需要。我党初心的定力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使命的定力就是为民族谋复兴,这个目标定力永远不会变。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我们科技力量今非昔比,很多领域尖端技术世界第一;扶贫力量也今非昔比,我们已经让六亿多人摆脱了贫困,有了饭吃,这种扶贫力量世界没有。这些都源于我们党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目标定力。

六是有总体战略布局。总体布局就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就是“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历了由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演化过程。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党的十八大前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从“一个全面”到“二个全面”,到“三个全面”再到“四个全面”,那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我们要倍加珍惜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总之,我们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切记不能忘了取得这些成就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因为经验比成就更珍贵。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1011/1020303.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安徽省五河县委党校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