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整体逻辑

摘要:党的十九大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并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同志长期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理论品格。

党的十九大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并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从习近平同志的工作实践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

一、从习近平同志的工作实践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表述非常准确,我们党的每一个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深深地打上了主要创立者个人工作经历的烙印。通过梳理习近平同志从1969年到2018年近50年的工作经历,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同志长期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角度。

(一)梁家河:世界观的形成

习近平同志工作的第一个地点是陕西的一个村子——梁家河。1969年,习近平同志到梁家河做知青。我把他在梁家河工作的这段时期称为世界观的形成阶段,这既是习近平同志个人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的形成阶段。2017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于这七年的工作,习近平同志曾经自己总结:“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从这两点收获中可以总结出12个字:实事求是,这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核心;群众路线,这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核心;知行合一,这是共产党人方法论的核心。为什么做这样的总结?正是因为习近平同志到梁家河以后,真正了解了中国实际、了解了中国国情、了解了老百姓生活不容易,并下定决心为群众做事,这就有了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同时,自信心靠什么?靠实践,要做到知行合一。过去我们为什么不自信?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很多事情不了解、不会做。那么现在,通过一步一步地做,把事情做成了,自信就有了。我们今天讲“四个自信”,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知行合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二)正定县:从政的起点

在离开梁家河以后,习近平同志去了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学习,毕业后到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做秘书,并于1982年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也就是到了河北省正定县。习近平同志自己也说,正定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知之深爱之切》,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书信。习近平同志在去正定工作之前曾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这也体现了他所强调的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习近平同志从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到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这期间的工作风格与今天的工作风格仍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立规矩,党的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提出了六项规定,主要是规范正定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那么,六项规定和我们今天的实践有哪些联系?六项规定包括:一是总揽全局,抓大事,这是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今天强调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二是反对官衙作风,注重工作实效,这就是今天强调的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抓落实;三是搞好“一班人”团结,维护县委领导的统一,这就是今天强调的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是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这就是今天强调的坚持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五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我们党能够永葆青春的一个重要密码就是学习,如果思想是旧的、方法是旧的、思路是旧的,慢慢就会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六是树立雄心壮志,为“四化”争先创优。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提出的第一个概念就是中国梦,这就是今天的雄心壮志,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实现中国梦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提出的六项规定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三)福建省:地方工作的探索和积累

从1985年到2002年,习近平同志先后在福建省的几个地方工作,我把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工作的这一阶段称为地方工作的探索和积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摆脱贫困》,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讲话。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其实践源头、理论源头就来自于这里。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了“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习近平同志还提出了八个字——“真抓实干、马上就办”,讲的是要踏踏实实抓落实,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事。

(四)浙江省:地方工作思路的系统化

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省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浙江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大家非常熟悉的《之江新语》。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八八战略”,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八八战略”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八八战略”全面系统深入地剖析了浙江的全方位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浙江发展的重点工作。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