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保障为非公经济发展赋能

用制度保障为非公经济发展赋能

摘要:民营企业要顺应大势,主动作为,坚守法治原则、竞争原则和诚信原则,抓住转型升级机遇,与国有企业一道相向而行、共同进步,合力开创各类所有制经济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近一个多月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上行东北、下行广东、给民营企业家回信、在中央政治局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点题、再到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直接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撑腰壮胆增强信心,充分强调了民营经济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一次鲜明、集中地彰示党中央积极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彻底消除了一个时期以来笼罩在民营企业家头上的思想阴霾,也有力回应了某些舆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种种猜忌和非议,给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赋予了发展的正能量。

在理论上澄清在思想上解放坚定发展民企信心不动摇

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形态、定位和作用,必须放在历史的进程、现实的需要、发展的趋势中加以认识和把握,这既是一个实践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

从历史的进程看,我国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随后,一大批民营企业蓬勃兴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在上世纪80年代增量改革,90年代所有制改革,本世纪头十年走出国门,到如今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始终与国有企业一道同向而行,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广大民营企业也是通过艰苦奋斗、锲而不舍、不断创新,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夯实了自己的地位,赢得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说,中国发展能够创造今天的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从现实的需要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的方向。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孕育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也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经济最贴近市场、最贴近消费者、最贴近就业者,始终释放着巨大的市场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已为40年改革开放实践所证明,在今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民营经济依然是重要主体,依然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发展的趋势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我们还要实现人类美好社会理想。仅从所有制发展形态来说,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未来社会所有制形态时,认为未来社会将是以公有制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从根本的长远的意义上指出了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必然性,但同时明确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也就是说,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一切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必须有一个前提,这就是生产力必须是高度发达的、充分发展的,其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就此观之,今天无论是国有经济形态,还是民营经济形态,在所有制关系、企业管理方式、劳动分配状况和权属法律形态上,还都是契合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都是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的表现,都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两种形态,必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一定是以未来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实践活动结果为依据的。

针对一段时间来社会上出现的关于动摇民营经济发展的种种是非言论,我们需要在思想上正本清源,更要在理论上加以澄清、梳理和提升。当前,理论界亟待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作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仅仅从概念上,现在就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国有”和“民营”、“股份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多重交叉表述,不仅经常在统计方法上造成困扰,也对所有制的本质认识、经济关系的准确分析、竞争规则的统一衡量带来分歧。进一步看,对于公有制经济从“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的嬗变,再到探索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从私营经济放开搞活,到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组成部分,再到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变迁,也都需要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思考,基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认真考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与布局。

从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到后来党代会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直至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世势变化已经为我们从更宽的视角来审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党的执政基础打开了新的思想空间。最近有学者提出“明确多种所有制不是某个阶段上的权宜之计,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始终”是一个很好的提示。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