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易定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

易定红 图片

易定红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此浏览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劳动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完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就业发展道路。

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策体系和就业服务日趋完善,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和就业活力不足局面,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就业体制机制,推动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就业工作面临巨大困难。但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基本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我们从以下指标来看这一发展。

就业总量: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7.76亿人,比1978年增加3.75亿人。

年新增就业量:城镇新增就业自2003年建立统计制度以来,年均达到1178万人左右。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再上新台阶,连续5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

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帮扶:累计帮扶8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安置去产能职工:110万去产能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均突破750万,年底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

失业率:2018年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83%,6月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4.8%,均处于近年来的低位水平。失业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可以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中实际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我国有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两个指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以及男性在50岁以下、女性在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我国从2011年,即“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始,不再使用登记失业率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而是采用调查失业率。

调查失业率是指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占城镇调查从业人数与城镇调查失业人数之和的比。我国在2011年正式实施调查失业率。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调查失业率作为与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并行的四大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对监测宏观经济运行和反映就业失业状况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这反映了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就业,更好体现共享发展的要求,突出了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加公平、更加充分就业的工作导向。

(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就业结构又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一个国家的就业结构反映了该国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该国劳动者获得福利的能力。举一个例子,假设AB两国劳动力数量相同,如果两国就业结构不同,那么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也不同。具体而言,如果A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少,而B国正好相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多,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少,那么相对于B国,A国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就要弱一些,劳动者获得福利的能力也要弱一些。

从就业结构的角度,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我们从如下指标与改革开放初进行比较来看我国就业结构的现状。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由1978年的0.95亿人增至2017年的4.25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3.7%上升至54.7%;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7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87亿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转折,2014年城镇就业人数首次超过乡村。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随着私营和个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7年末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达3.41亿人,占到城乡就业人员的近半数。在1978年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总共只有15万人。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0.49亿人增至2017年的3.49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2.2%上升至44.9%,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倒金字塔形”就业结构进一步形成。

(三)就业制度实现根本性变革

劳动就业制度对于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乃至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从全球来看,劳动就业制度共有以下四种:

第一,完全计划的配置制度。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就是这种制度模式。

第二,完全市场的配置制度。劳动力资源完全由市场进行配置。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模式就类似于这种制度模式。

第三,市场和计划配置双轨运行制度。劳动力资源由市场和计划共同进行配置。改革开放以来直到实现并轨之前,我国实行的就是这种制度模式。

第四,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竞争就业模式。劳动力资源主要由市场进行配置,国家发挥宏观指导作用。这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方向。

1.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

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能提供给新政权的人才则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实行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基本定型,此后二十年里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应该承认,这种计划调配体制不是先进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必要的,有效的;应当看到,这种体制在我国的形成有其客观必然性,它与整个计划管理体制是相配套的;应当肯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体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产生过重要的积极作用。

双轨制的就业制度发展历程。1978-1991年,开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并形成双轨制经济体制,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

1992-2001年,适应国企改革进程要求,在双轨制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逐渐改革,加强市场配置作用,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

2002-2005年底,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成从市场和计划配置双轨运行向市场配置转变。

2007-现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尤其是改革固定工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搞活企业用工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代就业方针,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2.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实现根本转变。一方面,我国就业方针不断与时俱进。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到20世纪90年代“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代就业方针,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劳动就业法治化建设稳步推进。从1983年开始劳动合同制试点到1986年实行劳动制度四项改革,从1995年劳动法出台到2008年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实施,促进就业和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逐步走向深入。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