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里的乾坤(2)

面条里的乾坤(2)

摘要:面条的故事要从“面条帝国”——中国说起。中国土地幅员辽阔,千年炊烟孕育了两千多种面条的做法,影响了整个东亚的面条文化。不过,无论是面条还是制作面条的主要原料小麦,源头都不在这里。

一路向西,

意大利面从贵族料理变成平民美食

相较于面包在欧洲上万年的历史,面条则姗姗来迟,13世纪的一本医学书里才首次提到意大利面。

在以面包为主食的欧洲国家里,意大利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把“国民面条”意大利面上升到国家象征的高度,每天一到餐点,举国上下几乎都大啖着同样的东西——意大利面。意大利面是意大利人的重要主食,以至于前菜都被叫做“antipasto”(意思是在面条之前),据说特别钟爱意面的墨索里尼每次战前动员都会向士兵承诺:“一会儿会有一盘好吃的面。”

从诞生之日发展至今,意大利面这一名称的背后已经有上百种花样:细面、螺旋面、猫耳面、通心粉……加上朝鲜蓟、肉酱、蘑菇酱、橄榄油或干酪粉配料能变幻出上千种组合。那么是谁给欧洲带去了这种面条,改变了意大利乃至欧洲的饮食格局?

中国人愿意相信是马可·波罗。这个出生于14世纪威尼斯的商人后裔,因为从事香料贩卖曾家境显赫,在15岁那年就来到中国四处游历,饱尝中华文化的风土人情,直到十年以后才重返故土。有一种说法就是马可·波罗在周游中国时看到了各式面条的制作,于是将中国的制面技术带回了意大利。

然而,在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从未发现他关于面条的描述。相反在1244年意大利另一座城市热那亚的医生处方里,历史学家发现了“胃部脆弱的患者,应尽量少吃特里”的忠告,这里的“特里”被证实为是意大利面,而这个记载比马可·波罗回国的时间足足早了几十年。所以马可·波罗并不是介绍面条给意大利的人。

另有一种说法来自意大利人自己,他们将这种民族食物的历史推前到罗马帝国时期,认为那时的伊特鲁里亚人就已经开始吃面条了。但罗马饮食的考古记载中,至今能印证的也只有“杂菜汤、海鲜、烤鱼,以及类似比萨的面包”,面条仍难寻踪影。

所以真正的牵线者,应该还是阿拉伯人。正如阿拉伯商人在丝绸之路上将面条介绍给了中国人后传入中原,公元827年,北非阿格拉比德王朝攻占了意大利南端的西西里岛,将类似刀切面的“波斯干面条”制法带入岛上。干面条是一种方便储存的干粮,很适合长途跋涉的骆驼商人或是伊斯兰军队。干面条的制作需要暴晒,而西西里岛的气候条件正适合制作。由此,意大利地区不但习惯了这种细长的面食,还利用海上贸易之便,将不易变质的干面条销往欧洲各地。正如1154年阿拉伯的一本手抄地理书在介绍西西里岛时所说:“他们在这里制作线状的伊特里亚(意大利面),把这种食物销往世界。”

同样,就像中国人在食用面条后开始使用筷子的习俗一样,欧洲贵族在吃连汤带汁的意大利面时觉得狼狈,于是开始使用叉子。面条又一次重塑了餐具文化。但有趣的是,习惯以手抓食的阿拉伯人为了食用方便,开始逐渐只吃短面条,细长的长面条反而从他们的饮食中消失了。

在欧洲,即使中世纪的面条价格是面包的四倍,人们也一直没有放弃。面条在欧洲有四百多年的时间都是奢侈品,能够享用的群体仅局限于欧洲教皇与贵族,后期缓慢扩大到逐渐兴盛的中产阶级。面条的制作者几乎全是女性,且大部分是来自修道院的修女们。只有她们,才能以如此的闲暇将面团精细揉搓、切割、晾晒,以意大利的“螺旋面”为例:“最精细、最白、也最小巧的东西,但也得付出最昂贵的代价。面团先得揉制、分割成长条形,再由巧手的女孩搓卷成蜗牛状。”

到了17世纪的意大利,意大利面从贵族的高级料理传入社会各阶层,从贵族和主教的厨房来到街上的流动摊点。19世纪揉面机器的改良、20世纪碾磨技术的进步和电动引擎的出现,使得小麦价格不断降低,关于面条的“白色技艺”成为了“白色加工业”,面粉和面条也日渐便宜。工业制作的面条使其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平民化的饮食,尤其是在人口迅速集聚的大城市。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