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宣言书、动员令

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宣言书、动员令

——首都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郑重宣示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明确提出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目标要求,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宣言书、动员令,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宣传部、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北京日报社、前线杂志社于12月26日共同举办了首都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与会者畅谈了学习体会,现摘登座谈会发言。

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李忠杰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概念,强调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是对改革开放在精神层面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创新。

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一方面加强物质性基础力量建设,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和利用精神的力量。通过思想建设、精神激励、榜样示范以及其他各种方式,把党的初心和使命,转化成亿万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在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中,克服了难以计数的困难,创造了载入史册的辉煌。我们党的精神财富也不断积累,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培育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和风格的精神类型。

这些精神类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雨花台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老西藏精神等;改革开放之后,又有创业精神、奥运精神、抗洪精神、改革精神、创新精神、航天精神等。这些典型的精神类型,革命时期可以集中概括为革命精神,建设时期可以集中概括为建设精神、创业精神,改革开放时期可以集中概括为改革精神、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应该大力弘扬的精神类型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类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肯定和强调了一系列重要精神。2018年3月2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等精神,并将其归结为“伟大民族精神”。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产生于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是伟大觉醒和伟大变革、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破除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旧观念、旧戒律;睁开眼睛看世界,找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奋勇追赶浩荡奔涌的时代潮流;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冲破了传统体制对社会生产力的严重束缚,使社会的创造活力喷涌而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社会运行机制的巨大变革。40年来,党领导人民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觉醒,不仅取得了物质的成果,而且取得了精神的成果,形成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精神来自于实践,又对实践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成为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每向前一步,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惑、障碍、质疑、挑战。但党和人民依靠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通过伟大实践,实现了农村改革的巨大突破,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了依法治国进程,实行了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提高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开放精神,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一个个突破,就不可能走过改革开放的千山万水。改革开放精神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面貌,丰富了历史延续而来的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改革开放精神是40年伟大革命的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也是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重要任务。40年来,改革开放走过了千山万水,面向未来,还要继续跋山涉水。只有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跋山涉水中突破更多更大的障碍,战胜可能遇到的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精神的作用,最大限度增强社会的动力和活力,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伟大觉醒进行到底,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作者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改革开放与“搞活”

叶小文

过去说改革是“对内搞活经济”,“搞活”当然是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有一段极为深刻的阐述:“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我们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永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证,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建立了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我认为,学习这段阐述的启示是:要扭住制度、体制机制建设这个关键,坚定抓紧反腐不放,坚持放手“搞活”不懈。

毋庸讳言,“搞活”则易“搞乱”,甚至可能腐败丛生。邓小平同志说,“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的人不是少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现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十八大到十九大五年间,经党中央批准立案审查的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中管干部440人,其中,中委、候补中委43人,中纪委9人;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人,处分县处级干部63000人;移交司法58000人。

为什么这么多干部出问题?

市场经济自身具有“二重特性”。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条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整体财富积累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作为基础的交换共同体。市场经济有两个起点:每一经济的个体,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的本质);每一真实的个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自私的本性)。从这两个起点进入市场经济运作,可以演出一部剧烈竞争、效率至上的交响曲。而这两个起点过度膨胀,必致物欲横流,腐败丛生,市场经济的秩序就无法维持下去。由此,市场经济对道德也会出现“二律背反”效应:一方面,资本追逐利润,个人追求利益,导致拜金主义,排斥道德;另一方面,社会追求公平,市场遵守规则,道德要求自律,又强烈要求道德。

市场经济的“二重特性”和“二律背反”效应决定,我们党从领导和驾驭计划经济到领导和驾驭市场经济,必然是一场历史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消极腐败的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必须猛药去疴、重典治乱、铁腕反腐,正心修身、正风肃纪、破立并举。

当今之“时”,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今之“势”,是搞活经济与铁腕反腐两手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面对新构筑的“不想腐”的堤坝,需要正视市场经济这股充满活力、源源不断的力量。不仅要能防能堵,还要能疏能导。

问题就提出来了。从严治乱,还能否“搞活”?

搞市场经济就要“搞活”。“搞活”,就要扭住制度、体制机制建设不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现共同富裕,也包括党员干部的生活改善。如何要求党员干部保持安于清贫的定力,又照顾党员干部的合理利益?如何在重纪律、严规矩的同时,又防止干部不作为,避免“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消极心态,杜绝懒政、惰政的消极行为,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问题,有待从制度、体制机制建设上进一步探索。

今天,在深化改革开放中继续“搞活”,遇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是“从严治党”,越是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同时又越能“搞活”、越能激发活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市场经济中形成广大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和机制的同时,建立广大党员干部“很想干、很能干、很愿干”的体制和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活力并带动和迸发人民群众的活力。

(作者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