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李志英:新时代工业遗产价值发掘与保护利用(2)

除了造型独特外,工业建筑的外表一般都很朴素。相反,古代建筑重视外在雕饰的理念,无论中外都是一样的。

下面这张照片是法国中世纪建筑。

图片4 法国中世纪建筑 02

尽管只是一栋并不著名的建筑,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虽然其建筑风格与中国古代建筑完全不同,雕饰的文化风格也完全不一样,可相同的是建筑表面都有大量复杂而华丽的雕饰。

再看四川阆中的民居和江苏昆山民居的影壁,虽然只是民居,并非官衙和王宫,但其雕饰依然非常精细繁复。

反观工业建筑则完全不同,其外表一般都朴素无华,几乎没有任何雕饰。正因为其朴素的外表,工业遗产常常不被重视,人们并不认为它们具有文化遗产的价值,因此难逃被拆毁的命运。

第三,工业建筑具有多元文化元素的风格。中国是后发型工业化国家,工业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工业建筑的影响,厂房设计学习了西方工业建筑的建造模式及风格。但在建造过程中,中国工匠发挥主观能动性,给工业建筑加进了中国文化的元素,使得工业遗产具有异域风情和多元文化的特点。如位于云南省建水县西庄镇的乡会桥站,建于1936年,隶属于昆明铁路局管辖。如果仔细观察这座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其中间主体部分是典型的法式建筑风格,两边的配套建筑是典型的中国南方民间建筑风格,整体建筑融合了中西两种建筑文化风格,这也表现了中国工业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及设计者和建筑工人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力。

再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北大街甲6号香河苑的京师自来水公司,始建于1908年,主要遗存有蒸汽机房、蒸汽机、水泵,以及烟囱和来水亭。来水亭建成于1910年,用于接收孙河取水厂处理后的水,沉淀消毒后送入清水池。如果仔细观察这座建筑,我们就会发现它具有典型的欧式风格。来水亭是由天津德商瑞记洋行设计的,属于欧式建筑,具有巴洛克风格,建筑时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手法糯米灌浆、磨砖对缝,因此这座建筑是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杰作。

第四,工业遗产的附属建筑和内在物品也独具特点。历史上社会经济形态都会有一些附属建筑,以便为生产服务,如农业生产的谷仓、打谷场,以及祭祀祈祷农业丰收的龙王庙、土地庙、蚕坛等。工业生产也有附属建筑,由于工业生产的独特性,其附属建筑与农业生产的有很大不同,包括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种附属设施,如运输设备、气罐等,以及为工人生活提供服务的工房、食堂、医疗卫生设备等。在这些附属建筑中,最典型的是食堂。食堂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典型的工业遗存的附属建筑。农业社会是小农生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不存在为数量众多、共同生产的人提供就餐场所的问题。工业社会则不同,是很多人共同进行生产,这就要求生产活动步伐一致,就餐时间自然也要求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工人和职员的就餐问题,如果能实现就近吃饭,显然能够节省很多路上往返的时间。为了适应工业生产的这种需要,食堂就出现了。民国时期,在国民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中,就有关于工厂工人饮食的相关规定,有一些工厂建立了工人和职员食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厂的食堂建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食堂成为工厂重要的、甚至是必备的附属设施。另外,民国时期还有针对工伤不断、工厂环境恶劣造成的工人健康等问题的相关法律,有关于建立工人诊断所、疗养院的规定。至于法律是否完善、工厂执行情况如何,这是另外的问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着服务人民的宗旨,工厂医务室成为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疗养院数量众多,工人的疾患乃至职业病得到及时治疗,工人体检也经常化。所以,在工业遗存的保护问题上,我们要全面考虑,要保护附属建筑以反映工业社会的全貌。

工业遗存的附属建筑中还有工房,如位于北京市延庆境内的青龙桥火车站的站房。青龙桥火车站建于1908年,是京包铁路(原京张铁路)上的一个小火车站。由于地势原因,京张铁路在此以折返式铁路爬坡,一般将该段称为“人”字形铁路。青龙桥火车站的站房保留着修建时的样式。站房右侧有京张铁路纪念碑及詹天佑塑像。1982年5月20日,詹天佑及夫人骨灰被迁葬于塑像后方,书有詹天佑先生生平。

之所以修建站房是因为铁路工人需要24小时在岗,如果没有站房工人就不能及时换班,这显然不利于工作,站房成为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工业生产还有一些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性附属设施,比如气罐、矿山铁路等。

从内部结构看,农业建筑基本就是民居,其内部主要是生活用品和锄头、铁锨之类的小农具,谷仓之类的生产建筑一般规模也不大,其内部主要是农业的收获物——粮食以及粮食的加工品等。而工业建筑则不同,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一般都高大宽敞,以适应安放高大机器和满足众多工人从事生产活动的需要。工业建筑的内部设施主要是各种机器,如纺织厂织布车间,我们可以看到车间的内部空间非常宽大,并排摆放多架织布机,工人穿梭其中看护机器。

综上所述,工业遗产的典型特征与农业社会的文化遗产有着显著不同,其物质遗存独具风格,代表了工业时代的经济风貌,必须加以保护,保护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见证。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