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商解决问题 合作是中美双方的最大公约数

磋商解决问题 合作是中美双方的最大公约数

1

2月21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华盛顿举行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双方将按照两国元首指示做好下一步工作。

最新一轮中美磋商结束

越到最后阶段越关键。显然,本轮磋商在推动中美解决经贸摩擦问题上又朝前迈出重要一步。在上一轮磋商中,双方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性共识,并讨论了双边经贸问题谅解备忘录;而在本轮磋商中,双方已在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围绕协议文本开展了谈判。从原则性共识到实质性进展,从协议磋商到文本谈判,中美经贸磋商越来越注重细节,越来越接近达成协议的“竣工”目标。

应该说,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双方努力扩大利益交集是分不开的。本轮磋商成果主要涉及贸易平衡和结构性问题。其中关于贸易平衡问题,中方扩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能源产品、服务产品等,既有助于解决美方对中美货物贸易差额的关注,也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农业等方面取得进展

以农产品进口为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在强调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提出要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大豆就是中国典型的紧缺性农产品,每年有90%左右的大豆依赖进口,扩大自美大豆进口,有利于填补国内需求缺口和保持合理的市场价格。而对美国来说,占其57%大豆出口量的中国市场是无可替代的。中美经贸的互补性,在大豆买卖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导致双边大豆交易受影响。现在中美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共同努力,中方适当增加自美大豆进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关于中美经贸的结构性问题,美方提出的相关诉求,除了涉及中国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的之外,有不少诉求与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一致。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这是任何一个创新发展国家的“刚需”,也是国际贸易体制的“标配”,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创新大国和贸易大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原本就有共同诉求和利益交汇点。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多次被列入中美对话的成果清单,本轮经贸磋商在这个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反映出双方诉求的一致性与利益的重合性。

近期三轮磋商中,中美双方以更多实际行动展现愿意磋商、想解决问题的诚意。双方磋商更具体务实、更注重细节,共识不断增多,分歧继续缩小,两国和国际社会普遍反响积极。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