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新时代需要好家风

【2019-03】新时代需要好家风

[中图分类号] G1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03-0038-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良好家风的表率。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弘扬主旋律,培育良好家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时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家风的社会性,并倡导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文化和焦裕禄、谷文昌等道德模范的优秀家风文化。在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弘扬优良家风的同时,他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过好亲情关”,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并以此作为领导干部立身做人、为官从政、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这些要求为党员干部如何加强家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培养和谐的家庭伦理观与正确的亲情观

《辞海》中“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风主要体现了一个家庭在道德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以及品位风尚等方面的特点。由于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因而家风不仅是对家庭或家族传统风尚的一脉相承,同时也会影响各个时期国家整体道德风尚。“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新时代培育与传承良好家风,并对广大家庭加以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的稳定,源自于和谐家庭秩序的建立。和谐的家庭伦理观是对传统家庭伦理中“礼”的思想的扬弃,同时融入了平等自由的现代人伦理念。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建立在血缘和姻缘的社会关系上,传统文化经典《礼记》是家庭伦理思想的奠基之作。《礼记》以“亲亲、尊尊、长长”为基本人伦准则,又将家庭伦理具体化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其中,家庭伦理的核心——“孝道”,有着从物质到精神多层面的要求——敬养、继志、全身。子女和父母相处时,物质上做到赡养父母,“以其饮食忠养之”,精神上要尊敬父母,做到“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中庸》有言:“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能够笃学敦行继承、弘扬父母的志业。除了与父母相处的原则之外,孝道对于子女还有自重的要求,注重自我保护,《礼记·祭义》有言:“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兄弟姐妹之间,应当长幼有序,年长者当善待年幼者,年幼者当尊敬年长者。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亲子关系和同辈关系中互爱、感恩、积极承担家庭责任与义务等原则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在新时代男女平等的原则下,传统家庭伦理中“夫为妻纲”的夫妻关系应当加以批判并坚决摒弃,新时代的夫妻关系可以借鉴周恩来同志所奉行的“互敬、互爱、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原则。此外,在新时代家庭关系中,还应该克服传统家庭伦理中的“家长制”,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人格独立平等,互尊互爱,理性沟通,形成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围。

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正确理解亲情的含义。亲情是亲属之间的特殊感情,除了以血缘为纽带以外,还以两者间长期相处后的情感(如夫妻情感、养父母与子女情感等)为纽带,是持久的、真实的、无私的、相互的、无微不至的,但绝对不是盲目的、无底线的。对于亲人,我们要怀有感恩之心、关爱之心、体谅之心,还要有互勉共进之心。正确的亲情观是建立在道德观、是非观上的。良性的家庭关系是长者教育幼者,幼者建议长者,互相督促不断向善的关系;是凝聚一心,互相帮助,共同向美好生活迈进的关系。二是要积极主动承担起对亲人的责任与义务。我国法律对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有方方面面的规定。推卸赡养责任、弃婴贩婴、家庭暴力等行为既违反道德也违反法律。每个人对家庭都该尽到应有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将对家人的爱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中,实现老有所养、少有所依、夫妻和睦。三是要掌握好个人、家庭、国家三者间的尺度,这一点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要将私人情感和党纪国法分清,将家庭利益和公共权力分清,决不能利用职务之便以公权谋私利。毛泽东同志在处理亲情问题时的“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也应当成为我们的处事原则。当感情与原则发生矛盾时,要自觉遵守感情服从原则。亲情并非滥用手中权力的理由,真正的亲情从不是依靠金钱和利益维系的。东晋名臣陶侃家境贫寒,年轻时曾用职务之便给母亲湛氏送去一罐腌鱼,母亲拒绝收下并严词责备:“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尔。”可见,真正的亲情是有原则的,能为亲人的人生着想,在关键时刻点醒亲人的“一时糊涂”。党员干部既要守住自我约束抵制诱惑的“前门”,也要守住家庭防线的“后门”,严防“家庭腐败”,为廉洁从政建好“家庭的堡垒”。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

虽然受地域风俗、民族文化、社会阶层、经济条件、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家庭的趣味爱好和生活方式会有所不同,但当我们面向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启示时,我们发现,凡是长盛不衰的家族或贤者之家都有着相似的趣味风尚和生活习惯。《曾国藩家训》 中反复强调的“习劳”“耕读”“勤俭”,可以说是培养积极健康的家庭风尚的范例。

一方面,优秀的传统家风讲究培养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等能够获得精神愉悦的趣味,同时也会对通过物质获得的快感加以警示。如古训有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王阳明《示宪儿》中提到“勤读书”“节饮食”“戒游戏”等等。这不仅体现在家训家书的文字间,也体现在对后辈的言行中,《世说新语》曾记载谢玄见侄子谢安喜欢香囊,因怕他玩物丧志,就采用打赌的方式赢走香囊焚烧掉,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原则而且有智慧。此外,“耕读”有传统农耕文明的历史背景,若放置现代不妨解读为自食其力,重视实业。古人的智慧发现:劳作是获得精神愉悦的方式之一,人们通过勤劳的双手提高自身能力、改造世界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价值,获得存在感和满足感。因此,为自身事业而奋斗、服务社会比一味享受索取更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精神的愉悦比物质的快感更为持久、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优秀的传统家风注重养成勤劳节俭、严格作息进食以养生的生活方式,拒绝骄奢淫逸的诱惑。关于勤俭,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李商隐更是在咏史诗中总结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规律。勤俭不仅是一个家族能够满足物质上温饱富裕的立足之法,同时也是获得精神愉悦的方式。关于养生,清代张英在《聪训斋语》有言:“父母之爱子,第一望其康宁”,李鸿章在《千家训》中也提道:“人虽有文章、名誉、金钱,而无强健之身体,亦何所用之?”在传统家训中对于养生往往有具化的要求,如《朱子家训》有言:“黎明即起”“既昏便息”等等。无论是《颜之推》养生篇中提到安身立命是养生前提,还是《聪训斋语》中将“致寿之道”归为“慈、俭、和、静”,修身对于养生而言都至关重要。

对于轻物质而重精神的风尚追求和对勤俭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倡导,也体现在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和新时代风气的趋势之中。200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写给父亲习仲勋的信中道:“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曾经的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退休之后扎根大亮山、义务造林,用行动实践着“帮家乡办点实事”的诺言。新时代对于老一辈共产党员精神追求、生活作风的学习,不仅在于倡导,更在于实践上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厉行勤俭节约、改进工作作风、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八项规定”,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全面肃清党风政风。家风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任何一方的改善都对另一方起到促进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此外,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精神文明建设渐有成效,大众的生活观、消费观出现新趋势,如“健身热”“国学热”“旅游热”等等。诚然,这些热潮作为新生事物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但值得欣喜的是,这代表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养生、绿色消费等生活方式。积极健康的情趣风俗与生活方式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与时俱进。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新时代家国情怀

新时代家风建设对高尚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对于解决当下中国面临的道德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不少人在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环境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时,出现了道德上的迷茫。不容忽视的是,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在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结构的同时,也带来新旧观念的交融与激荡,给人们的道德观、价值取向带来负面影响,并且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本质还是精神上的空缺。康德曾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与精神文明应“两手抓”,新时代对优秀良好家风的弘扬就是为了让道德教化走进心灵,融于每个人的生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关键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辨荣辱、明是非、慎言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它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一方面结合时代要求不断继承创新。春秋时期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宋代朱熹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归为“八德”。“四维”“八德”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新时代家风建设中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核心价值理念。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家庭是对青少年品德培育、文化传递的重要课堂。家长对孩子需树立榜样,言传身教,用自身的高尚品格感染孩子。治理好小家才能治理好国这个大“家”。除了强调家长对家庭的引导作用之外,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接受者,也应加强自身的判断辨别能力,学会用理性沟通的方式对不良家风说出自己的意见,拿出自己的行动。家庭代际之间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反哺氛围至关重要。对于即将组建或正在组建家庭的青年人而言,每一个新生家庭中家风的建设是一个延续传统家庭美德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克服原生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影响的过程。

培养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关键是继承与超越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家国一体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氏族社会的祭祀文化。氏族社会中地缘、业缘等社会关系以血缘为基础,祭祀通过相同的祖先和图腾崇拜将同一血统的成员凝聚成部落。中华大地上不同部落之间冲突、交流、融合,最终形成新的共同体——国家。在封建社会中,作为政治制度的宗法制逐渐让位于官僚制,但作为文化形态的宗族制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家国一体文化保留下来,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在此熏陶下,中华民族儿女逐渐形成了“在家尽孝,在外尽忠”的行为准则。《礼记·大学》有言:“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也。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将齐家之法与治国之理类同,以孝顺父母之心向国家尽忠,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理念。忠孝也是中华民族道德的重要根基。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家国同构理念有其局限性,应加以扬弃。一方面,“孝”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区别于封建社会,在法治社会中家庭的长者对小辈不能进行治罪与暴力惩戒,对家族的管理主要以教育为主,通过言传身教树立道德规范。在新时代,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由尊卑有别变为互相尊重。另一方面是“忠”的对象发生了改变,君臣关系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在封建时期君王是国家的主人,如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新时代的家国情怀,能通过“国家——家庭——个人”的社会模式,以家庭为纽带将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帮助个人寻找到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积极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提高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王均伟.毛泽东的家风故事[J].中国纪检监察,2016(7).

[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李昌舒,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高雅,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