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永恒

交流互鉴,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永恒

—— 一谈新时代下的文化自信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的著名诗,是很具有辩证思维的诗词。辩证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用到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重要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积极开展文明交流互鉴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而坚定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永恒魅力。这充分展示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摄图网_500491820_banner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雄厚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2013年12月30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以后,他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于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文化的最大力量是“化人”。它能够润物细无声般地塑造人、陶冶人、培养人,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公元1492年(中国是明朝孝宗弘治五年),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美国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常常是这个部落已经会打铁了,那个村还在用木棍;这个村知道螃蟹可以吃,别的村还以为它是毒虫;这个村已经知道鳄鱼不能碰了,那个村还总有人去招惹它。导致美洲落后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部落之间“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没有交流,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之中,自生自灭,处于没有交流、没有进步的封闭状态。

而就在此刻,生活在东方文明国度里的中国人,正朝着“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百姓亲睦”目标迈进(《孟子·滕文公上》),追求四海皆兄弟,天下如一家。不仅发明创造了汉字、中医、丝绸、瓷器、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万里长城等,还以宽广的胸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热情吸收和包容各种文化。例如,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去西藏,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汇集世界多种文明的高昌、龟兹、敦煌石窟绚丽壁画,玄奘、义净赴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次远洋等,古老的中国在政治、哲学、宗教、语言、教育、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建筑、外交、军事、体育、医学、饮食等方面都有自己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建树,几乎在人类知识所有的领域都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传统,其中丰富的传统性、内源性、原创性、连续性和融合性,都是其他民族或者其他文化所望而兴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意味着中华民族具有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容多样文明为一体。传统文化中“生”的哲学,所释放出的文化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中国由世界文化的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交流文化,一种融合文化。中华民族自古就信奉和而不同的原则,在创造自身文化的同时,非常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推动各种文明融合发展。在开放的春秋战国时代,齐人可以去魏,魏人可以入秦,燕人可以南下,楚人可以北上;在学术上,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唐人有胡气”,正是因为唐人勇于开放,对儒文化、道文化、佛文化以及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均采取宽容的态度,从而造就了大唐盛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发展历史上看,尽管也暴露出恶虐的形态,比如曾出现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大兴文字狱等文化专制。但总体而言,中国古人对于各种不同学说、不同文化的立场和态度还是比较宽容开放的,还是更愿意运用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吸纳中外先进文化,丰富和发展自己。

毋庸置疑,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鉴史,就是一个不断进行文化融合与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吸收新思想、接纳新文化、创造新文明的创新过程。这个过程,至少自商、周以来,从未间断过。我们姑且不论融合的力度与效果如何,融合的形态与进程怎样,正是由于我们的祖先骨子里善于吸收新鲜血液,不断丰富和深化自己,才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各种人类文明中的一只“不死鸟”,才使中华民族数次成为升腾烈焰中的“火凤凰”。

说到文明交流互鉴,就不能不提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融合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与民族大融合、鸦片战争以来的中西文化大融合,正是中国历史上这三次极其重要的文化和民族融合,奠定了中华文明独特发展历程和独特历史风格的底蕴,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文明历数千年而不衰。春秋战国的文化融合与民族融合,主要是在中国腹心地区进行的,它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汉民族文化,实现了南北间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这次从奴隶制时代走向封建时代的社会大革命,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后又成就了汉朝400年的基业,诞生了杰出的秦汉文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与民族大融合,不仅扩大了疆域范围和民族范围,还引进了佛学文化并扎根中国,这次从旧的封建文明走向新的封建文明的大革命,造就了盛大的隋唐文明以及闻名和领先世界的盛唐文化,曾引得万邦来朝;鸦片战争至今,这是一个惊涛骇浪、英雄辈出的伟大历史时代。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三次文化大融合,乃是中国拥抱世界、走向世界,世界迎接中国。中国从落后文明时代走向现代文明时代的一次生死攸关的大冲杀,最终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交流互鉴创造了辉煌和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仁德治国,法家的势、法、术,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孙武的权谋……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魂与魄。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显著特征是:五千年文明,未曾断层;五千年文明,不曾分裂;五千年文明,以世俗为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支撑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一个有抱负有前途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背靠传统、立足现实、关注未来、锐意前行。我们背靠传统,就要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创新传统,这是一种美德。其实,道德观念一致是情感的重要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儒家道德,长期以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根本原因是它的传统优秀成果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完全相符相融,价值认同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