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荣:关于文化自信内在逻辑的思考(2)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本期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张海荣教授将从“文化自信的提出背景”“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支撑”“树立文化自信需要破解的问题”三个方面,为广大网友深入解读文化自信的命题逻辑。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支撑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新时代谈论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文化自信应该着意于哪几方面建设?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其一,树立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为什么要谈论这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人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过于张力化,比如有人肯定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就否定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有人肯定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就否定改革开放的决策。这种过于张力化的观念会消蚀中国社会的凝聚力。我们应该把改革开放前后贯通起来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其二,要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就像硬币的两面,要统一起来看。文化为什么重要?党和国家为什么要着力于文化建设、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命题?因为文化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广度、深度与高度。社会发展的样态,是由文化层次的深浅次以及文化厚重与否来决定的。

2005年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需要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越趋同,说明我们的文化越和谐,反之亦然。实际上,社会变迁的某种程度上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变迁。回溯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无论朝代如何更迭,社会样态都没有发生大的结构性变化,我们称之为中国式超稳定社会结构。可以说,这2000多年间中国变的是王朝,不变的是社会结构。其核心是什么?稳定的骨架,就是传统社会的价值观。

当然,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也比较多元,包括儒家、墨家、法家等。而其中,儒家就是核心价值观,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儒家所倡导的,一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二是仁义礼智信。比如“礼”,中华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德。而这个“礼”,不仅是指教养,更指的是规约、是秩序。传统经典中有一句话叫“礼辨异,乐统同”,乐是用来统一相同、集中民心的,礼是用来辨别不同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礼义廉耻”“德行天下”“中庸”等核心价值观,支撑维系了超稳定的社会结构。

随着社会的变迁,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价值观的变化也反过来使得社会样态发生了变迁。到了民国时期,一些西方的价值理念,比如自由、民主、平等,被引入中国。孙中山提出“五权宪法”就是想借助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来使落后的中国变得强大。不仅如此,当时还倡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四维”“八德”。以中山装为例,它承载了民国时期的核心价值观,蕴含了很多当时的价值元素。比如,中山装上的五颗扣子代表“五权宪法”,四个衣兜寓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袖口上的三粒袖扣代表“三民主义”,后背不分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