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荣:关于文化自信内在逻辑的思考(5)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本期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张海荣教授将从“文化自信的提出背景”“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支撑”“树立文化自信需要破解的问题”三个方面,为广大网友深入解读文化自信的命题逻辑。

其二,对文化传统的不实认知。如果对文化传统不能正确认知,那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大打折扣。对文化传统的不实认知主要体现为非黑即白、想象甚至妖魔化的盖棺论定。比如一谈到皇帝,我们可能会觉得皇帝都是三宫六院、生活奢靡的。但其实古代皇帝也要追求皇朝永固,要想皇朝永固、江山永在,那么他是不是得有些作为呢?当然,不是说所有的皇帝都有作为,那些败家皇帝最终就是葬送了江山,但是一些有为的皇帝也会有合法性的支撑,其一是“道统”,其二是“法统”。我们谈一下道统,从现代回溯传统,数千年的中国社会,其实从来都是一个道德伦理的社会,不管是圣人治国,还是君子行道,都有道德示范的作用。古代皇帝也是人,皇帝从小也得学习、上思想品德课。我们今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思考,不能带着浮躁功利的心态,上来就谈口号,与优秀的文化传统背道而驰。

第二,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我们在做理性分析的时候,不能盲目屈从“民意”。俄国历史上有一位宰相叫维特。1917年前,维特想靠改革改变国家面貌。他所主导的改革并不极端,而且涉及对俄国传统文化的考量。但当时的俄国更多的人奉行的是民粹主义,相当激进,对复杂的事情不经全面、细致地考量就轻率做出判断。这就导致了俄国二月革命的发生。维特曾提出一个著名公式:“先有公民,才有国家。”也就是说,国家由公民组成,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不理性,那这个国家的建设就会相当艰难。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我们谈论对文化自信的反思时,应该对这一点进行思考。

对某一领域的重视,如果缺乏学科基础上的系统知识、分析概念和理论思路,结果是这些领域泛而不深,热闹但不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些领域的边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老百姓都有理性的主体人的思考,所以我们做思想理论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者,要警惕粗糙的宣传教育。踏实研究、循循善诱、倾力而不带名利的投入,才能赢得美誉与尊严。2018年,我遇到一位哈佛大学的博士后,他是外国人,却取了一个中国名字,与他交流时我感到很亲切。他提到,有一位研究当代中国史的老师,十分低调,到哈佛大学参加会议时,就坐在会议室的一个角落,但这位老师发言时,其学识以及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一下就震慑了哈佛的师生,所以他们就给他起名叫“中国传奇”。今天在学界存在着这样的老师和学者,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和有力支撑。树立文化自信任重而道远。

好,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