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婷:唐朝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的历史探究(4)

摘要:德国汉学家萧婷这部报告,对杨良瑶神道碑铭内容提出了探讨,讲述了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的过程,同时深入探讨中国唐代外交仪节,对大家正确认识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研究方向。

但是,为什么杨良瑶和这次重要的外交出使在中国历史文献中付之阙如?这里介绍一些其他学者的思考,第一,在唐王朝,仅仅在特别情况下,中国官方使者才会出使海外,传统上应该是外国人派遣使团来访中国。当时唐朝认为自己是主,不是臣,但在当时,唐朝处于寻求帮助的位置。这就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应当绝对保守秘密。第二,从其登基开始,唐德宗就受到唐朝诸节度使的要挟,他竭力维持自己的权力。他在位的所有时间中都用种种方式压制官僚利益集团。他主要依靠宦官去实现自己的意图,但宦官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在唐朝后期。为了安定唐帝国的外交政治处境,李泌提出了与阿拉伯结盟,因此在公元785年宦官杨良瑶出使阿拔斯王朝。考虑到内外政治处境,李泌希望通过与军事实力强大的阿拉伯人联盟,以重塑唐德宗的权威和声誉。因此除了唐德宗、李泌和参与计划的亲近人员之外,没有人被允许知道这个事情。

让局外人看来,是阿拉伯人意外的攻击了吐蕃,唐王朝幸而从一个重大外交困境中解脱出来,王朝内部政治出现整合生机。

唐德宗有意识的无视官僚集团的意见,安排特殊性质的人员到重要位置,如杨良瑶,这导致唐德宗被抹上了负面色彩。杨良瑶去世于公元805年。杨良瑶去世后的几年中,中央政府开始削减宦官过度的政治势力。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除了这块碑,在其他正史中找不到杨良瑶的记载。

那么,这次出使究竟成功了没有?目前还没有定论,除非我们有新的历史资料佐证,但是,杨良瑶的神道碑铭暗示了这次出使是成功的,但其说法仍然是模糊。按照历史学家张世民的说法,杨良瑶出使回国后,受到了赏赐和提拔,就已经说明这次出使是成功的。

不过按照Beckwith的说法,没有任何书面材料证明唐朝与他们的盟友们达成了盟约,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杨良瑶是否通过他的出使完成了联盟。尽管杨良瑶在阿拉伯与唐朝之间的联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仍然不清楚,但是上文所有的研究都一致认为,事实上阿拉伯人和唐朝人之间采取了联合军事行动,目的就是以遏制吐蕃人。还有,关于广州与波斯湾之间的海路,如果考虑到唐代印度洋海路的地理知识,很有可能贾躭后来所描述的广州到波斯湾的海路的知识,是从杨良瑶那里得到的。

还有其他证据证明贾躭和杨良瑶认识,公元799年发生了一个叛乱,唐朝命令韩全义率领两万士兵去镇压叛乱,杨良瑶出了一个计策,派遣间谍渗透进土匪中,了解他们真实的企图,这样才能打败他们。按照史书记载,平叛策略是由贾躭提出的,但从碑铭知道,杨良瑶显然也直接参与了这些决策。这暗示了杨良瑶和贾躭认识。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