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卞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进展和成效(2)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取得上述这些显著成绩,我们可以总结出五条主要经验:

(一)以供需有机衔接为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象归根到底是供给和需求这一经济学基本矛盾,其关键是要在不同时期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最开始,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可以自动排除,只要产生生产就行了;后来随着规模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在工业化产品极大丰富之后就有了所谓的需求管理,也就是通过宏观调控的有效需求进行调节,提出所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但需求管理模式也有弊端,在实践过程中导致了通货膨胀,于是所谓的供给学派出现了。我们国家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一开始的重点是抓需求。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慢慢发现供给侧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因此开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只要紧紧抓住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更好更快地推动改革进程。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需求水平明显提升,但供给体系显然不适应这种变化,一方面是低端的无效的供给较多,另一方面是中高端的需求满足不了。需求升级是必然的,因此,我们要破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从而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更高层次上的动态平衡。

所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供需有机衔接为基础,不是不要需求,而是有机衔接。我们把要素供给、产品供给和制度供给分层化,使整个供给体系升级,以对应消费需求结构的提升。我们抓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成效就能更快显现出来。

(二)以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为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减少低端和无效供给的同时,更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新动能和新供给。

我们一方面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提升要素配置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要素的生产率,同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挖掘传统动能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在确保旧动能逐步缩减的同时不断壮大新动能,在经济保持合理稳定的增长区间的基础上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平稳接续。难能可贵的是,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没有用房地产来短期刺激经济的增长。

(三)以重点带动与有序推动相结合为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领域虽广,但是在工作中仍有明确的阶段性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并且这些目标和重点任务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也不断发展。最开始,我们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之后不断扩大范围到“振兴实体经济”“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后来又提出“破立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又强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

不同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围都很大,也都有明确的重点任务,再根据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不断扩大、调整范围,如在完成煤炭、钢铁去产能的目标后,我们要进一步防止死灰复燃,防止低端无效产能重新出现,同时鼓励行业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中高端产能。

因此,我们在明确阶段性重点任务和有序扩大范围、领域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保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这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根据任务开展情况动态拓展调整的过程,其内涵是在不断深化的,改革的持续和深入程度也是层层推进的。

(四)有效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

一方面,我们在改革中更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来落实各项任务,特别是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的标准,以标准结合市场化的手段去破除低端无效产能。另一方面,我们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综合利用政策规划的工作手段,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服务职能,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们国家的调控手段更多,不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还发挥了政府的积极作用,如在规划引领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完整的宏观调控体系等等。我们把一个比较有为的政府与市场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快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且成效显著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是我们的体制优势。

(五)高度重视提前防范各种风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要防止经济失速,防止破除低端无效产能对传统支柱行业的影响;要在保证经济处于合理稳定的增长区间的前提下,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增加新的动能;要防止房地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防止泡沫和风险的出现;要高度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提前准备和谋划。

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过程也会带来一定数量的下岗职工。对此,我们出台了相关办法,形成了去产能职工安置专项基金。我们还鼓励地方通过各种实践想出办法来安置职工,如政府担负下岗职工的社保,以助力这些技术工人能够更容易地进入民营企业工作。这就是我们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提前防范各种风险的一个案例,我们做到了多方共赢。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