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放: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4)

摘要:民俗文化与乡村的振兴,需要深入乡村内部,总结提炼乡村的民俗传统资源,发现与呵护村落内生性的动力。依托社会大环境,根据当代社会的需要,对民俗传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实现村落内涵发展的振兴之路。

第三个方面,村落民俗传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村落民俗传统,如何转化为今天乡村振兴的资源?我们需要认真的思考,我们要按照传统与人民生活密切配合的关系,进行适当的提升和转化。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善于调用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重建乡村精神传统。精神重建不是外边加给他的,应该是从内部去生长,内部去培育,内部去激活。所以乡村精神重建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怎么去强调呢?我想这个精神传统重建的载体,应该是家训,门风、村落家族的流传的一些口头故事,以及戏剧表演中的一些东西。

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二,要充分运用乡规民约,乡村自治传统,实现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合一。乡约有四点:第一,德业相劝。在乡村里,道德和生计方式是互相促进的。第二,过失相规。如果有什么不好的东西,我们互相纠正。第三,礼俗相交。在村落社会里人际往来的时候,我们按照礼俗的规矩交往。礼俗的规矩是什么?就是用一种合适的礼俗方式来交往。第四,患难相恤。村落里边有事情大家互相帮助,你家盖房子,我来帮忙,你家有大事,我就来一起帮你处理。

当然今天在关注乡规民约的时候,应该重视民主协商,重视乡约制定过程。其实,乡村就是一个小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第三个途径,要传扬乡贤文化。

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第四个途径,要以村落节庆,人生仪式增强乡村人气互动,传承与增进乡风文明。我们讲乡村是一个共同体,人们生死相依,所以他们会构成一个非常紧密的密切的联系,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曾经分析过,现在的乡村其实在瓦解,但我们说振兴乡村,希望乡村重新有力量,是需要通过村落的公共活动,把村落的人重新凝聚起来。

所以,村落的信仰,村落的伦理,村落的物质生活,村落的很多的东西,都需要村落共同体的每个成员去关心它。把村落的事情变成大家的事情,而不是某一个村干部的事情,这个村就有希望。村委会的协作,还有乡贤,互相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乡村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的方式是乡村团结的一个重要的机会,也是乡村治理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如果一个乡村没有集体活动,没有公共活动,它自然就凝聚不起来。

第五个是民俗传统,就是以村落口头传统,乡土表演艺术,讲好村落故事。在凝聚村民情感精神同时,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的第六个途径,从传统村落与环境协调的生态利用经验中,提炼民俗智慧,为当代村落布局,环境治理等提出对策性的研究意见。我们的乡村有的是自然形成的,也有一些是经过人工的选择设计的。我们看到一些古村落,一些延续上几百年,上千年的村落,他们的村落形态,村落布局里面,会体现很多的这种智慧。是有它的完整的或者有丰厚的生态知识,有它生态的传统。乡村村落的内和外、上和下、东和西都是一个有机的组合,是有机理性的东西。我们应该去总结这些名村的生态智慧。在我们今天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智慧资源,不要盲目的去做挪移性的搬迁。

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第七点是要发掘村落生计资源,以地方物产,地方特色手艺来助力乡村生产。这一点应该是首要的,文化的支撑是经济,是生产。一个乡村最重要的是生计资源,一般一个几百,上千年的传统村落,它一定有自己的生存基础,有它自己的生计方式。我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该尽量去寻找这种地方的生计基础,寻找它的特色手工艺,让它在新的社会条件之下,能够找到它的生存之道。比如,江西篁岭村,这个村坐落在山顶上,公路的尽头,经常在云雾里面。后来很多人都外迁,这个村几乎已经要废掉,交通不便,外人也不愿意来,但是这个村落的形态特别古朴,特别有欣赏的价值。有一个临县的企业家,把这个村接手下来,他把村民外迁之后,重新把这个村又移入一些风格一致的建筑。把它变成了一个旅游村。因为这个村落是高低错落的,有一个阶层性的结构,看上去像一个油画挂在山上,他晒秋晒白的萝卜、红的辣椒、青的白菜,还有黄的菊花,一看就是一幅油画,特别漂亮。同时外迁的人可以回去做职工,去拿工资,在里面做吹奏,做手编的技艺做一些服务。

所以,不同类型的村落,都有自己的生计方式,也有它独特的资源。比如,云南的井盐,传统制盐的手艺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旅游点,同时盐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网络也可以把乡村联系起来,把手艺产品在网上销售。手工技艺不仅在村落里是一个重要的谋生手段,也是村落物质生活的内容,还是维系村落生活共同体的文化力量。

在村落振兴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村落里边这些特色工艺。手工艺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的遗产,它具有传承和更新乡土文化的功能,可以通过文化创意来提高村落的经济效益,提升村民的物质生活质量。这也是解决村落社会最基本的东西。如果他的生计不能解决,谈文化是没有用的。

第三个方面,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要有几个原则:第一,保持和传承乡村民俗文化的品质特性。在振兴乡村的时候,不是把城市文化移到乡村,让乡村城市化,这是错误的。城乡融合的时候,是乡里的文化,要融合到城里边,乡里保持的传统,应该移到城市生活,城市人的一些生活方式,可以进入乡下,但是不能改变乡村生活的基本品质。他们那种共同体的人际关系,互助的传统,应该保持。

第二,我们在保持文化品质特性的时候,应该对一些乡村的村落传统,有创新性的继承。浙江做了很好的一个实践,把祠堂变成文化礼堂。

第三,在村落振兴里边,要实现人、地、物的复合,实现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产业业态,三态并重的整体复兴。有些村落,它的生态很好,文化很好,但就是很穷。怎么把这种自然生态人文的东西,变成生计的资源需要研究。

最后做一下结语,我们需要深入乡村内部,来总结提炼乡村的民俗传统资源,发现与呵护村落内生性的动力。依托社会大环境,根据当代社会的需要,对民俗传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实现村落内涵发展的振兴之路。我们在做村落振兴的时候,一定要调动内生性的动力,结合今天的社会环境,然后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可能是村落振兴的根本性方向。乡村建设任重道远,应该得到重视。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