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于言表的中国风范

溢于言表的中国风范

——“习近平话语风格”中的文化自信

摘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用典,就是聆听当代领袖与古代先贤的交流对话,就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引用的至理名言。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看他的讲话、演讲、访谈等,无论是诞生于外交舞台上的,还是发自于国内视察、调研、会议中的,总会感到一种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惯于用典、善于用典、精于用典,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习式风格”“习式演讲”。而这种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背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一种溢于言表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文化自信。

摄图网_500796514

惯于用典——信手拈来,挥洒着书的芳香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书五经典故运用娴熟,诸子百家文史笔记尽入文彀(音:gòu)。他引用的典文词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圣人到伟人毛泽东,从民间谚语到格言警句,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给人以思想启迪;他用典涉猎的内容,从“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到“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到“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从谈治国理政到说个人修养,从论“仕者必为学”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都恰如其分地引用、挥洒,总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比如2012年11月29日,履新伊始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的战略命题时,引用毛泽东同志的两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中国的过去、现在,并用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来形容中国的未来。再如,讲述治国理念,他用《道德经》中“治大国如烹小鲜”,来表示丝毫不能懈怠,不敢马虎;用《墨子·尚贤》中的“尚贤者,政之本也”,来表示尚贤用贤,是为政的根本;用《晏子春秋》中“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来激励各级干部多为人民做好事。再比如,讲世界文明融合,他用《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句,讲应以自身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主张国家之间平等相待;用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体现中国坚持推动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共进的态度;用唐朝尚颜的“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来描述亚太共同发展的未来前景。讲个人修养,他用《三国志·蜀书》中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讲述做人的道理;用《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和《礼记·儒行》中的“儒有澡身而浴德”,来告诫党员干部修养身心品德,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还有,强调不尚空谈,他引用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来教育大家不能夸夸其谈,要学以致用;在《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守土有责”》一文中,他用清代守钱塘江大堤的塘官的故事,倡导领导干部要像这些官员一样,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敢于担当,做到守土有责……这些典故,在他的语言风格中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多姿多彩的大美格局,让人听了如吃冰糖葫芦,淋漓酣畅,回味无穷,充分展现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魅力和强大的力量。

善于用典——恰如其分,洋溢着知识的自由和文化的深刻内涵。“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句俗语,形容作文和演说要看情形应对。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中的用典,之所以引人入胜、魅力四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因地制宜,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比如在外交礼仪场合,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他回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采飞扬地说道:“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这般饱蘸情感的描述,一下子便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在中国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上,他多次运用孔子经典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对各国来宾的诚挚欢迎与美好祝愿,在这里“朋”的概念已得到发展与延伸,实现了常用常传常新。再如在中纪委全会上,他引用了陈毅元帅“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诗句和《论语》中“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典故,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2013年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他引用《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指出学好很难、学坏很容易,教育大家要珍惜和保持荣誉;谈到创新,他多次引用《盘铭》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古语,强调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摆正立场,真正站在人民立场,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他引用了清代郑板桥的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教育党员干部升华自身修养的境界,增强修养的自觉性,他引用了《论语》中“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名言,等等。这样的例子在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中举不胜举,既为每一次讲话、演讲增色不少,也彰显了中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从人类创造的最新文明成果中寻找登高望远的思想阶梯。”这无疑是一种对中华文明的高度珍视,一种强大而又智慧的文化自信。

精于用典——匠心独具,张扬着中国智慧的气度。纵观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中的用典,如果把惯于用典、善于用典比作一个层次和格局的话,那么,精于用典则是一种设计和布局。格局规定了语言的清新淡远、韵谐音美、妙趣天成,而布局则构建了语言的推陈出新、意境深邃、润物无声。从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中的用典,是格局与布局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智慧、中国气度的完美结合。首先是画龙点睛,语言美与思想美结合比如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他接连引用了东南亚的“水涨荷花高”、非洲的“独行快,众行远”、欧洲的“一棵树挡不住寒风”和中国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等中外民谚俗语,但核心思想均展拓了蕴含其中的共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其次是古为今用,赋古典以新意比如,他在《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一文说:“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并倡导:“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还有,他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古诗,倡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古诗、祝愿中俄关系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等等。这里既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唯美,又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生命力。再次是寓教于典,让典籍走进人心。比如,在北京大学和曲阜孔府考察时,他均引用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等古语,强调德育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既让人们加深了对用典出处和原初意义的理解,又更加坚定了在当代中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再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人们耳熟能详,但他在讲话中却把“孝道”提升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治理层面上,激励广大人民要心系家庭、心系国家,既暖人又走心,既充满哲理,也温情脉脉。这里很显然,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精妙,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风范,给我们在新时代激活传统、顺应时代提供了精彩典例。同时,也昭示我们,在我国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和艺术种类中留存着大量生动的典故,呼唤着我们去深入挖掘、加工和选择,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用典,就是聆听当代领袖与古代先贤的交流对话,就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而其重要意义是:我们当以更加高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视野,在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融会贯通涵养浩然正气,坚定理想信念,积蓄精神力量,进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610739169。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评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