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内心“静气”

锤炼内心“静气”

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曾言:“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此“静气”指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裕如的大气度,诸如诸葛孔明大敌临于前而面不改色、焚香弹琴,笑弹“空城计”。当今时代,思想多元、文化激荡、诱惑繁多,党员干部亦需要锤炼内心“静气”,做到心如止水、处变不惊,方能行稳致远。

锤炼“知止而后能静”的廉洁之气。正所谓“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知止是一种自律、一种智慧、一种境界,当前行的“船儿”有了压舱石,在遇到外界诱惑时,才能守得住内心高地。好干部焦裕禄曾经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规定干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他得知儿子“看白戏”,立即拿出钱叫儿子到戏院补票。反观徐才厚、郭伯雄、谷俊山之流,因做不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终究落了个给自身添污、给党抹黑、身陷囹圄的下场。党员干部应引以为戒,学会知止,牢记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拒腐防变守底线,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耐得住谄媚之风的侵蚀,抵得住阿谀奉承的侵扰,自觉与不正之风、歪风邪气划清界限,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涵养“用心一也”的专注之志。荀子曰:“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说的是螃蟹有六脚两钳,但因心思浮躁不专一,也只能寄居在蛇鳝之穴。只有沉心静气、专心致志,才能脚踏实地修好“内功”。90多岁高龄的宋书声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编译马列著作。他说,在编译局这几十年没有虚度年华。正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才能源源不断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力量。党员干部应涵养专注的静气,所谓“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无论是做工作,还是干事业,皆要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益求精、不厌其烦的“绣花功夫”,永葆“愚公移山不辞艰辛”的顽强意志,为“来年看我掀天力”夯基垒石,于专注中见证永恒,于平凡中显现伟大。

常修“宁静以致远”的淡泊之心。淡泊方见花开花落,宁静才知云卷云舒。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榜样是最好的教科书,典型是最好的价值观。党员干部要常修“静心”,面对枯燥繁杂的各项工作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正确认识工作的“酸甜苦辣咸”,始终以平和之心对待名利、淡泊之心对待职位,放下多余的执念,摆脱名缰利锁的羁绊,做到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放自如,真正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干正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塑造“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空杯之态。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静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通过沉心学习不断积累和丰富。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涌现出许多新的认识世界的观念和改变世界的方法,如果党员干部冥顽不化、故步自封,必然会落后于时代、落伍于人民,必须善于学习,用“金刚钻”去揽“瓷器活”。要保持“空杯心态”,沉心静气、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时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应有“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从此便求知若渴”的态度,博观而约取,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勤学苦学。同时,不拘泥于书本知识,还要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榜样学习,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1128/1068552.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诸城市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