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启示(3)

摘要:回顾70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我们可以得到三大启示:时间佐证了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时间使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壮大,时间证明70年的社会主义中国风华正茂。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中华民族的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充满无限信心。

二是“两者不可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看到相互联系,就是说这种联系并不只是时间上的顺延和承续,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基础上的联系,两个历史时期之间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看到重大区别,主要是指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着很大差别,也包括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内外条件、实践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其中,有的差别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比如,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前后两个时期的联系则大多是本质的、内在的,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当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将来还要坚持和发展。

三是“两个不能否定”: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无论用哪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另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对自己这个历史时期的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强调“两个不能否定”,就要把这两个历史时期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特别是放到党的90多年历史中去观察、去把握,既注重分析前一时期为后一个时期提供了什么,又注重分析后一时期从前一个时期扬弃或拨正了哪些内容,提供和增添了哪些内容。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各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历史而不歪曲或割断历史,实事求是而不拔高或苛求前人,自觉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三)为什么强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有联系的,本质上都是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因为在我们这个东方大国,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党强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也是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的,其中最大的教训就是苏联东欧的失败以及苏联共产党的垮台。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等领袖人物,搞历史虚无主义,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我们如果否定了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正确和错误、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视而不见,把我们党在这一时期的探索中的错误当成没有错误,或者把失误无限放大,必然会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以及这一时期的全局工作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如果否定了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困难、矛盾无限放大,甚至上升为制度问题、道路问题,必然会对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根本怀疑,必然会动摇我们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一个事关党、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坚决捍卫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自觉运用党的历史。

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我们中国要用本世纪末期的二十年,再加上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时间,努力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如今,我们重温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讲话,依旧能感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底气,我们充满了自信。

三、时间证明70年的社会主义中国风华正茂

(一)马克思主义者需要有宏阔的世界历史眼光即大历史观

马克思曾经计划撰写一部关于18世纪英国和俄国外交关系史的书《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他积累了很多材料,他认为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列宁也讲过,世界历史的尺度是以数十年为单位来衡量的。早十年、二十年或迟十年、二十年,这用世界历史的尺度来衡量,是算不得什么的。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说:“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对于一个人来讲,70周岁算是很大了。正是出于我们的大历史观,我们说对于我们党、我们这个民族、我们国家来讲,70华诞正是风华正茂。大历史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宏阔的世界历史眼光。

(二)中国共产党人时间观的根本内容及其生动体现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目标不懈奋斗,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时间观的根本内容。之所以这么说,正是因为70年来,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作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这一时间观生动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提出的接续推进的发展战略。

1.毛泽东同志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就一直在思考中国的发展战略问题。

1964年1月,周恩来同志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在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就是“两步走”战略。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步发展战略的任务完成得异常艰难,但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尤其是“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奠定了我国成为世界大国地位的基础。

2.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推进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发展战略,根据时代主题已经转换为和平与发展和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000年,我们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稳步朝着第三步的发展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