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也有“皇木厂”

京西也有“皇木厂”

位于通惠河畔的“大运河文化带”神木厂历史景观正在复建中。“神木厂”也称“皇木厂”,因历史上为存放兴建皇家建筑所需木料之仓场而得名。地处广渠门外的“皇木厂”置有“长六十二尺,其竟高可隐人,中空如槎”之大木,被视为其木有神,故没有被用来建设宫殿,而是被奉为“神木”,由此“皇木厂”也被称为“神木厂”。

其实,京西也有一座“皇木厂”,位于今清华大学西侧,《清华园风物志》一书《清华园与相关清室园林革演示意图》上有所显示,记为“黄木厂”。

京东临近大运河的“皇木厂”始建于明代,而京西“皇木厂”要晚了许多,是清代因修建畅春园、圆明三园及周边赐园而设置的。

所谓“皇木”,也称“贡木”“大木”,有两种概念。

其一,“皇木”为泛称,是指兴建皇家建筑所需木材,其储存“皇木”的仓场被称为“皇木厂”,1911年辛亥革命取消帝制后,“皇木厂”就改成了“黄木厂”。

其二,“皇木”专指“楠木”,也称“金丝楠”。据《博物要览》载:“金丝楠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材质细密,松软,色黄褐微绿,向明视之,有波浪形木纹,横竖金丝,烁烁可爱。”因楠木木纹呈金丝光泽,通称“金丝楠”,自古为皇家建筑用材,故有“皇木”之称。

清代沿袭明代,仍设“皇木采办”之制,即朝廷为修建宫殿、陵墓及园林等皇家建筑而进行的优质建筑用材采购。据《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载:“皇木厂监督为清朝工部皇木厂之主官。掌厂事。顺治年初设,满、汉各一人,由本部堂官委派司员充任,一年一更代。于通州、张家湾各设木厂一。各省委派官员解运木材至厂,赴工部报递批文,工部派人会同木厂监督验收,交运木仓存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玄烨第一次南巡回銮后,便打算在京城的西北郊兴建几处集江南名园、名景于一体的御园,并由工部和内务府督办此事。在大兴土木之中,所用的木料数量惊人,且多自云贵、巴蜀、湖广、浙赣等南方所采办之珍贵木材,自大运河运至张家湾,于此上岸,然后经陆路运到京西各建筑工地。当时木料存放于今天的清华园西侧,紧邻万泉河,时称“皇木厂”。

这里的建筑材料,一部分是经陆路从通州、张家湾运送而来,而一些大型皇木则是由大运河,通过温榆河、清河、万泉河之水路,运送至此。

为了运送皇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春实施“引沙入清”工程,即为增大清河通航能力,疏凿南沙河,为清河输水。万泉河为清河最大支流,紧邻畅春园、圆明园等园林,康熙年间便在万泉河畔设库,贮楠木的大库,初称“圆明园木厂”,因许多皇木是从通州、张家湾皇木厂转运而来,所以也泛称“皇木厂”或“大木厂”。

这座“皇木厂”由主管通州、张家湾“皇木厂”的“皇木厂监督”管理。当年“皇木厂”堆积的木材似小山一般,有些木料能在此堆积好几年。

自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正式营建畅春园始,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代皇帝精心营造和扩建,在京城西北郊一带形成了历史上空前的风景秀美、气势宏伟的皇家园林区,泛称“三山五园”。

此后,随着大规模建设的逐渐减少,嘉庆年间京西“皇木厂”便废止了。随后在附近形成聚落,称“皇木厂村”。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取消封建帝制,以“皇”字相称的许多地名被改用“黄”字代替,“皇木厂”也就改成了“黄木厂”。数十年后,随着村落的扩大,“黄木厂村”逐渐与附近的“水磨村”连成一片,统称为“水磨村”,而“黄木厂村”这个地名便逐渐淡出地图和人们的记忆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