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文学经典 回望光辉历程 大力培根铸魂(6)

重温文学经典 回望光辉历程 大力培根铸魂(6)

——光明日报“新中国文学记忆”座谈会发言摘登

一篇报告文学推动时代进步

作者:周明

近年来,对上世纪80年代文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唤醒记忆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回溯,你会发现80年代文化的氛围与精神是多么迷人,多么魅力无穷。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光明日报在半年的时间里推出了一个闪亮的特刊——“新中国文学记忆”,撷取70年来新中国文坛的经典作品,其中就有40年前发表、如今依然常常被人们谈及和称赞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在新时期,报告文学作为异军突起的文学生力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不由得让人感慨,一篇作品因为遇到一个合宜的时代,迸发出了多么巨大的正能量。这离不开国家的政治大环境,离不开作家自身的努力。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回想40年前,《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可谓家喻户晓,洛阳纸贵,它所创造的轰动效应,我至今记忆犹新。随着陈景润的故事的传播,类似“哥德巴赫猜想”这样枯燥的课题,成为青年人奋斗的目标,学科学、讲科学、研究科学、用科学,在新时期的青年中蔚然成风。“向科学进军”“做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成为最鼓舞人心的口号。更令全社会振奋的是,知识分子开始获得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同时,这篇作品对中国当时倡导的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大潮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民文学》组织这篇报告文学缘于当时中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国家需要知识,需要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动员和组织科学家的智慧力量,投入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也使报告文学创作蔚为大观,一部作品带出了一批作家。由于徐迟的影响,许多活跃在第一线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新闻记者纷纷投入报告文学的队伍,拿起笔从事报告文学创作。实力派的作家们在后来的岁月里发表和出版了大量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报告文学的队伍迅速壮大。这是我们难以忘怀的共同的文学记忆。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主席 周明)

为书写当代文学史提供重要参照

作者:孟繁华

“新中国文学记忆”特刊以如此大的规模刊发,确实令人感到鼓舞。它引起广泛的反响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光明日报见证了70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刊发过很多有分量、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这个特刊发表的文章,显示了光明日报一贯的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气象。这里不仅有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如毛泽东诗词、《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也包括金庸的武侠小说、刘慈欣的科幻文学等。这种巨大的包容性难能可贵,我相信这也是文学界和广大读者期待的。

当然,特刊选择文学作品的尺度,与研究者的选择可能有所不同,这是由读者或受众决定的。媒体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作品,会使读者从不同方面了解70年更多的作品,显然是有益的。

在我看来,这次特刊的组织,也无意中隐含了一种回应——对7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怀有虚无主义看法的一种回应。长期以来,有一种顽固的看法,认为当代文学、特别是当下文学没有价值,国内、国外学者大有人在,“唱衰派”此起彼伏,以至于关于“当代文学价值评估”的讨论持续了近十年,至今仍有余音。我一直认为,评价一个国家、民族一个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应该着眼于高端文学作品,着眼于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一个时期文学成就的作家和作品。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什么作品都有,但经过历史化、经典化,文学史家总结出了鲁郭茅巴老曹等大家,就建构起了一部伟大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虽然经过了70年的历史,但是,它的经典化、历史化还远远没有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放言当代文学没有价值,不仅缺乏历史感和历史眼光,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是不能接受的。“新中国文学记忆”特刊从一个方面回应了“唱衰派”,也为我们今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一种重要的参照。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孟繁华)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