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文学经典 回望光辉历程 大力培根铸魂(7)

重温文学经典 回望光辉历程 大力培根铸魂(7)

——光明日报“新中国文学记忆”座谈会发言摘登

忆光明日报上的三篇文艺作品

作者:程光炜

光明日报推出“新中国文学记忆”,是一次有历史纵深感的文学活动。我感到又回到那个历史坐标,不由得联想起新时期初年刚上大学时的情景。

光明日报在新时期历史、新时期文学上,是一家引风气之先的报纸。1979年,我在读大二,光明日报已于前一年发表了王蒙的短篇小说《夜的眼》。1979年、1980年,接连发表了雷抒雁的诗歌《小草在歌唱》、谢冕的诗评《在新的崛起面前》。这三篇文艺作品,对我们这代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就是在三篇作品中找到新的人生起点的。

因为刚上大一,起初并不理解《夜的眼》的意识流小说技巧,感觉很晦涩。到了大二,有一天团支部生活会,朗读的是《小草在歌唱》,读着读着,女同学们突然哭了起来,大家热泪盈眶地听完整首诗。这首诗宣布,旧的东西过去了,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但新时代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大家还看不明白。在我看来,这是王蒙先生在小说《夜的眼》里探索的东西。这篇小说的风格之所以有一点晦涩难懂,是因为作者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也看不清楚未来,因此才会在叙述风格上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但我觉得,这是王蒙新时期初期最好的作品之一。而谢冕先生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则是一篇宣言式的论文,很激越,斩钉截铁,义无反顾,所以大家也喜欢。

回顾这些往事,我想表达的是,光明日报是对新时期历史和文学作出过很大贡献的报纸:理论文章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学方面有《夜的眼》《小草在歌唱》《在新的崛起面前》。对我而言,它们重新建立了我人生的坐标,也刷新了我认识世界的方式。

由此看来,光明日报推出“新中国文学记忆”这个有雄心有魄力的特刊,是不出人们意料的,这是它的使命,也是它能担当的表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程光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