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垃圾分类闭环管理 擦亮首都“绿色名片”

做好垃圾分类闭环管理 擦亮首都“绿色名片”

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全面开启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不仅能擦亮首都“绿色名片”,提升城市品质功能,增强市民幸福感,也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经过源头减量、前端投放、中端收运、末端处置多个环节,各环节相互影响,环环相扣,没有一个环节可以缺失。垃圾分类要加强各环节协调运作,做好全链条闭环管理,聚焦源头减负减量,推动前端分类投放,健全中端收运体系,提升末端处理能力,增强循环闭环效能。

关口前移,聚焦源头减负减量。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垃圾产生量也迅速增长,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正遭遇“垃圾围城”之痛。“清其流者,必先清其源。”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要关口前移,源头减量,如果源头得不到控制,只是扬汤止沸,后续处理压力依然巨大。要加快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坚持“节约优先”。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进产品、快递包装做减法,自带购物袋并循环使用,创新资源共享新模式……拥抱简单生活,将绿色低碳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出行、生活消费的点滴中实现从源头减量。

全民参与,推动前端分类投放。打赢“垃圾分类”硬仗是为了群众,也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利用新媒体平台等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大力倡导垃圾分类理念,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不断优化奖惩机制,转变群众观念,提高市民参与分类的主动性,从“要我分”转变为“我要分”,促使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新习惯”。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在广大学生的心中播撒下垃圾分类的种子,培育好垃圾分类的源头活水。

精细管理,健全中端收运体系。收运中的混装混运问题极大影响垃圾分类的效果。要精细管理,健全中端收运体系、规范收运流程、杜绝混装混运,保障市民的分类热情和成果,确保垃圾分类取得实效。各地要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坚决守住垃圾分类贮存、转运的基础阵地。收集、运输要强化政府主导,同时引导企业和公益组织积极参与,作为分类处理的补充力量。运用好“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手段,细化各环节管控举措,强化分类收运与上下游关口衔接,严控流程防止“断点”,全面提升垃圾收运能力。

循环利用,提升末端处理能力。当前,末端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分类整体工作推进缓慢,制约了垃圾分类闭环的形成。末端决定前端,是垃圾分类系统的“限速步骤”。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行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后端处理设施,积极探索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处理方式。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可回收物作为资源循环的新起点。要加强垃圾处理科技创新,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应用,特别是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处理技术。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方法,减少生活垃圾填埋。

问题导向,增强循环闭环效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个不断破解难题的动态深化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不断补充、修正、优化和完善相关措施,才能不断适应现实需求。做好垃圾分类闭环管理,各地既要担当作为,也要善于反思,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中找到当前工作不足和整改方向,以问题倒逼各项工作整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该整改的整改,切实增强闭环管理效能。(责编:张慕琪;校对:赵一頔)

作者单位: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长丰街办事处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赵一頔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