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之路上砥砺前行

【地评线】京彩好评: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之路上砥砺前行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北京城市定位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举措。前不久,北京发布了《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以及《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作了规划部署,彰显了北京示范带动全国文化发展建设的主动担当。文化中心具有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等内在特征和品格,必将推动中华文明更好地引领时代潮流、添彩世界文脉。

摄图网_500292796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明方向”,明确“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怎样建设文化”这一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从缘起传承、内涵特点、外在表现等角度,对我们认识和理解“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怎样建设文化”这两个问题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努力发掘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和八百年建都史长河中优秀的文化积淀,不断总结新文化运动以来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更好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昂扬风貌,注重呈现新时代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生动鲜活的新实践、新成果,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人文与科学荟萃融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文化之都。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铸灵魂”,把北京建设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善之区。文化建设需要灵魂,灵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发展建设和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一体两面、相互融合的关系:任何一种文化呈现,都要体现一种价值取向;而文化呈现本身,又能对价值观起着涵养作用。建设文化中心,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于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精品力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凝聚全市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全市人民信仰支柱。“铸魂”工程内化于心还要外践于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程。道德模范、北京榜样的具象化示范引领,学雷锋、公共文明引导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等行为规范,都是持续做好“铸魂”工程的载体和渠道。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用好不同的方式方法,营造文明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塑形象”,打造有着丰厚文化积淀和典雅文化风貌的城市形象“金名片”。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城市的外在形象是展示其文化内涵的直接介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一方面,要传承古都文化。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有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多处。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要把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结合起来,坚持老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内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统一、保护传统和融入时代相协调。另一方面,要发展现代的、国际化的都市文化。北京城的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画廊、书店星罗棋布,文创空间、公共雕塑比比皆是,这些都是建设文化中心的强有力支撑。要着眼于供给丰富、便捷高效,不断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办好各类文化活动,构建首都文化服务品牌体系。要和国际交流中心这一城市定位相衔接,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做好中华优秀文化推广、提高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育新人”,通过人群的整体文化气质呈现城市“郁郁乎文哉”的繁盛景象。从历史的角度看,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代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机构云集,吸引了一批知识分子,使北京这座城市有了文化中心活的底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是城市的流动载体,是城市鲜活的动力。文化中心建设的成效,不但体现在推出多少文化产品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城市中每个人的文化品格和文明素质养成上。要发挥好北京丰厚的文化教育资源,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要推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社会化互动,有序开放共享教育资源,辐射带动市民文化素质和文明形象的提升。要重视发挥各类讲座、论坛、研讨会、读书会等作用,适应不同人群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好服务,使大街小巷人人怀文气、处处有书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程要着眼长远、久久为功,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有积淀、有气质、有雅量,使整个北京呈现出一派盛世人文的瑰丽画面。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找差距”,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文化中心城市的长处、推动北京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傲”,而是敢于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文化中心城市相比,认清我们在文化发展建设方面还有哪些差距、短板需要努力补齐、迎头赶上。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是公认的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和这些城市相比较,我们的文化品牌国际影响力仍显不足:文化聚集区还不成规模,名声也不如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叫得响;电影节、音乐节、设计周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权威性和认可度还有待提升;文化企业的规模和效益还比较弱;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还有待提升,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设施数量与国际上文化中心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要在文化中心建设中下大力气改进和提升。供给侧方面,要不断优化评价体系,使更多真正的文化精品和文化人才脱颖而出;需求侧方面,要努力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市民内在文化消费需求、培育扩展更加优质的文化市场。只有立足全国、放眼世界、练好内功、做优做强,才能不断提升北京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才能使全国文化中心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乘风好去展羽翼,长空万里看山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正当其时、正当其势。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担负起“高原”之上形成更多“高峰”的光荣使命,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之路上,坚持守正创新、不断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