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支小分队服务新发地周边封闭小区 五万慈善义工再返疫情防控战场

七支小分队服务新发地周边封闭小区 五万慈善义工再返疫情防控战场

因为疫情防控,丰台区新发地周边11个小区实施了封闭管理。为全力做好封闭小区服务保障,丰台区成立了7支抗疫保障小分队,针对居民不同需求为居民提供迅速及时的精细化服务。

记者了解到,这7支小分队分别是安全保障小分队、宣传小分队、物资保障小分队、快递投放小分队、消杀清运小分队、问医送药小分队、诉求保障小分队。

安全保障小分队负责严格卡口管理,加强巡逻巡查,24小时不间断值守,盯紧楼门,协助小区工作人员做好劝导工作,为群众“守好门”,筑牢“安全线”;宣传小分队负责“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挨楼门张贴宣传海报,走楼栋广播小喇叭,发动志愿者组建“劝导队”,开通“老乡微信群”,多渠道开展防疫政策宣传,消除居民顾虑,稳定居民情绪;物资保障小分队负责摸清居民需求,采取送货上门、专人负责等模式,提供送餐、代购等服务,做好居民日常生活和防疫物资保障,他们积极与企业合作,提供直采直购“蔬菜包”,全面摸排周边便民超市,列出物品清单,让居民在家即可安心选择;快递投放小分队与快递公司建立联系,将百姓快递与社区点对点投放,志愿者们自驾车到卡口接收快递,将快递送至百姓家门,解决社区居民需求;消杀清运小分队则负责认真做好小区消杀清洁,建立消毒台账,对小区内公共区域及重点部位进行全覆盖,确保每个区域责任到人,及时清运消杀生活垃圾,保持社区环境卫生整洁;问医送药小分队做好居民药品需求保障,负责统一购置药物,派送到户,协调外出看病问题,时刻关注居家隔离人员身体健康;诉求保障小分队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接诉即办,认真倾听和记录群众诉求,积极协调解决居民难题,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又讯(记者 金可)疫情防控进入战时状态,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号召首都慈善义工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截至目前,已有五万人次慈善义工重返战疫战场,冲锋在前。

新发地作为本次疫情的主要传播区域,受到各界关注。6月14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二级组织北京市丰台区红箭救援队再次整装出发,迅速集合30余人,拿起消毒弥雾机、乘救援消毒车来到了新发地,开展全面消杀。

自团队接到特殊消杀任务后,队长杨洋便在团队内部发出号召,短短数分钟,首批30余人的团队完成报名。“很多队员是在职员工,有的是利用倒休时间,有的是请假,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也得到了各单位的支持。现在是全民战疫,我们必须冲在前面。”杨洋说道。

从新发地到西罗园,从岳各庄批发市场到京西兴顺市场,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积极调动会属各救援队伍,开展对确诊病例小区、大型农贸市场、学校、防疫站点的全面消杀工作。蓝天救援队、红箭救援队、巨匠救援队等多支队伍勇挑重任,再次背起几十斤的装备,在近四十摄氏度高温的炙烤下,克服了重重困难。

仅仅四天时间,他们就完成了包括市场、社区、学校在内的超百个场所的消杀任务。

家住门头沟石门营社区的王增华是小喇叭慈善义工服务队的老队员。从14日开始,王增华便配合社区开展“敲门行动”,每天爬楼梯排查登记社区居民的出行轨迹,统计与中高风险地区的接触情况。

“有些居民在上班,只能早晚排查,尤其是与中高风险地区有接触的居民,必须第一时间追踪行动轨迹。一栋楼五十六户,有时候需要爬几趟才能全部统计到位。晚上排查效率最高,我们经常忙到晚上十点多,要说危险已经顾不上多想啦,现在累的两条腿看见楼梯就打颤。”王增华说道。

随着疫情变化,四天时间里全市各小区纷纷涌现大批“红衣敲门侠”。由于现在已经复工复产,为了保障排查的全面性,慈善义工们利用早晚时段查漏补缺。这些身穿红马甲的首都慈善义工,配合社区开展“敲门行动”,以微笑服务、利他服务的慈善义工精神,每天爬楼梯逐户拜访,排查登记社区居民与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接触情况。

守护好社区的大门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渠道。结合首都慈善义工数月的防疫经验,在本次疫情突变的情况下,慈善义工们再次回归社区防疫排查第一线,拉紧防疫排查网,不漏一人做好社区出入登记、体温检测。

目前,全市十六区的部分慈善义工已经迅速到属地社区报到,有效补充社区联防排查力量,重新筑起“红马甲”防疫新城墙。

本市数十支文明游园宣传慈善义工服务队及文明出行宣传慈善义工服务队已全面开启“一米线”防疫规则的监督、宣导志愿服务,助力出行排队、游园购票“一米线”防疫规则落实。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