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先锋

百年先锋

卢德铭:“报效革命,义无反顾!”

孙 迪

W020200804585599939211

卢德铭,字邦鼎,1905年出生于四川自贡。1921年,卢德铭考入成都公学。在五四运动浪潮的影响下,他开始研读《新青年》《共产主义ABC》《马克思传》等革命书刊,开始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他还积极投身学生革命运动,并多次向同学与兄长表示:要想反对列强和军阀,必须诉诸军事力量,他也由此萌生了投笔从戎的想法。

1924年春,卢德铭远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因路途遥远,他到达时已误了考期。入学愿望强烈的他,凭借同乡、老同盟会员李筱亭的介绍信,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孙中山。孙中山欣赏这位年轻人的勇气,并当场给他出了一道考题:《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卢德铭即席应试,笔下文章激情飞扬,誓言“报效革命,义无反顾”。孙中山阅后对答卷非常满意,破格将他录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队学习。在校学习期间,卢德铭表现优异,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11月,卢德铭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2营4连连长。第二年5月,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挺进湖南。6月初,独立团行进到正遭遇敌人袭击的湖南渌田,敌我激战中,卢德铭不仅带领4连一举消灭了敌人一部,还主动出击,直打到攸县县城河南岸。他的这一果决行动深得叶挺称赞。此后,在平江、汀泗桥、贺胜桥等战斗中,卢德铭屡立战功,并被提拔为1营营长。北伐军占领武汉后,独立团被改编为73团,卢德铭任参谋长。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卢德铭担任起义部队总指挥。起义部队最初的行动计划是夺取长沙,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频频受挫。9月19日,各路起义军会师湖南文家市,召开前敌委员会议,讨论部队进军方向问题。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改变攻打长沙的作战计划和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的正确主张,而师长余洒度则坚持“夺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卢德铭完全拥护毛泽东,他说:“现在敌人集中兵力来打我们,这是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如果再攻长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由于卢德铭在部队中威信很高,他的意见对统一部队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

9月25日拂晓,起义军出发南进,当部队途经萍乡芦溪山口岩时,遭到敌军伏击。为了掩护部队撤退,卢德铭挺身而出,靠前指挥。激战中,他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2岁。他的牺牲,令毛泽东痛惜不已,并悲愤疾呼:“还我卢德铭!”

卢德铭的遗体被附近村民找到,用杉木皮包裹后,安葬在附近山上。“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代英才卢德铭就这样长眠于青山碧水之间。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卢德铭:“德铭同志为革命保留了火种,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卢德铭一生虽短,却浩气长存,他的杰出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他的不朽精神也必将不断激励后人奋勇前进。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张太雷:震碎旧世界的惊雷

王均伟

W020200804585599951952

在天津大学张太雷纪念室里,有一份100年前签署却至今没有发出的毕业证书,上面写道:学生张曾让系江苏省武进县人,现年二十三岁,在本校法科法律学门修业期满考查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此证。签发人是校长冯熙运,时间是1920年6月15日。他的主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张太雷。

张太雷,本名张曾让,1898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由于父亲早逝,为了抚养子女,母亲不得不给大户人家当佣工,艰辛的生活让张太雷早早地就体会到社会的黑暗。

1915年,张太雷考入北京大学,后转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科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在运动中,他与景仰已久的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并开始接触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称赞他“学贯中西、才华出众”。

1920年,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到北京同李大钊等人会谈,讨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事宜,张太雷被安排担任英语翻译。随后,维经斯基要去上海会晤陈独秀,又请张太雷作为翻译随行。尽管毕业在即,但张太雷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那张含金量极高的毕业证,奔赴上海。这张证书也因此留在了学校档案室,直到今天。

1921年6月,正在筹建中的中国共产党派张太雷作为代表,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会议,他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个使者,也是少数亲眼见过列宁的中国共产党人之一。在这次会议上,他代表中国共产党致辞并向大会提交了书面报告,这份报告后来成为研究中共早期历史的珍贵文献。

1921年8月,张太雷回国,并积极投身党的工作。他领导筹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中国革命问题》。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提出“整理党务案”后,张太雷连续发表多篇重要文章,对此进行尖锐批评。

1927年4月,张太雷调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7月,为了应对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造成的危急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下,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代行中央政治局职权,张太雷成为中央临时政治局5人常委之一。随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被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7年11月,张太雷被中央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与叶挺、叶剑英等人一道组织广州起义。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当日上午,广州工农民主政府宣告成立,张太雷任代理政府主席,叶挺任起义军总司令。在英、美、日等帝国主义的配合下,国民党调集3个师向广州市区展开猛烈进攻,起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29岁的张太雷亲赴前线指挥战斗,在路上遭敌人伏击,身中3弹,壮烈牺牲,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在战斗第一线牺牲的中央政治局成员。瞿秋白闻听噩耗,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悼张太雷同志》一文:“他死时,觉着对于中国工农民众的努力和负责,他死时,还是希望自己的鲜血,将要是中国苏维埃革命胜利之渊泉!”

1933年8月16日,为纪念张太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举行会议,决定在江西石城、瑞金、福建宁化3县边界设立太雷县,为中央政府直属县。

张太雷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的业绩和思想将永远鼓舞和激励后人为党的事业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夏明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沈 鹤

W020200804585599994515

1928年3月20日清晨,共产党人夏明翰被押往汉口余记里刑场,当国民党反动派问他还有什么话说时,他挥笔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随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夏明翰,字桂根,1900年出生于湖北秭归。夏家几代为官,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尽管家境优渥,但夏明翰从不以“夏府少爷”自居,还时常帮助家里的佣人、同情贫苦的百姓。

夏明翰少时酷爱读书,怀有“工业救国”的理想。1917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在校期间,他接触到进步思想,与蒋先云等同学秘密组织、参加了声援五四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游行示威。然而,夏明翰的这些举动让祖父夏时济十分气恼,一些富商、乡绅也勾结起来要求他对孙儿严加管教。这些羁绊让夏明翰决心与封建家庭决裂。1920年,他毅然离开夏府,放弃优越的生活,踏上艰苦的革命道路。

在何叔衡等人的帮助下,夏明翰来到长沙。其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报刊,还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21年,在毛泽东、何叔衡的介绍下,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为了更深入了解农民的情况,他经常到长沙、平江、浏阳、湘潭等地作调查研究。他十分注重对农运干部的培养,将他们派往广州“农讲所”学习,同时还在湖南的一些县、区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

党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从武汉回到湖南,准备发动秋收起义。夏明翰在起义准备过程中负责联络工作。他装扮成农民、商人,奔走于长沙郊区,向党的基层组织宣传八七会议的决定,组织农民武装。1927年10月,夏明翰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调往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他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临行前,他向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告别,并赠予妻子一颗红珠,附诗云:“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善抚幼女继吾志,严峻考验不变心。”

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告密,夏明翰在武汉不幸被捕。敌人对夏明翰施用了种种酷刑,竭力劝他投降,但夏明翰始终视死如归,决不屈服。在狱中,他用颤抖的手拿起半截铅笔,分别给母亲、妻子和姐姐留下了诀别信。

他告慰母亲:“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

他嘱托妻子:“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他向姐姐明志:“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壮烈牺牲,他留下的那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是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激励了无数后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他的四妹夏明衡、五弟夏明震、七弟夏明霹、外甥邬依庄也先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可谓“誓将真理传人寰”。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罗亦农:壮士身亡志未穷

单 伟

W020200804585600034754

在上海国民党龙华监狱墙壁上,有一位共产党员当年留下的诗句:“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是无数龙华革命烈士英勇不屈精神的写照,罗亦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罗亦农,湖南湘潭人,1902年出生。14岁时,罗亦农考入由美国人开办的益智学校。由于不愿意听神学课、不满教会对学生活动的诸多限制,他多次不顾禁令冲出校门参加反日游行活动。1919年夏,在五四运动和进步思想的感召下,罗亦农只身离家来到上海求学,并在那里接触到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文章。

1920年8月,罗亦农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由上海党组织选派,他与刘少奇、任弼时等一起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莫斯科期间,罗亦农担任中共旅莫支部书记,大力抓党的建设,为培养和输送我们党早期的领导骨干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5年3月,罗亦农回国,被中共中央派赴广州参与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的筹备工作。会议结束后,他留在广州,任中央驻粤临时委员会委员,负责组织和领导群众的反帝斗争。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后,罗亦农一直奋战在最前沿:他多次起草传单鼓舞工人斗志,协助罢工委员会妥善安置进入广州的20多万香港罢工工人,还多次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分子到罢工工人中做工作。

1925年10月,罗亦农被中共中央调往北方区委党校主持工作。虽然这期党校只办了短短3个月时间,但收效甚巨,它为全国特别是北方区培养了一大批得力干部。在此期间,罗亦农高超的理论水平和杰出的组织才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6年秋至1927年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发动和组织上海工人,连续举行了3次武装起义。由于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和准备工作不充分,前两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为吸取教训并加强领导,在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前,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联合成立了起义最高领导机关——特别委员会,罗亦农任委员。1927年3月21日,特委发动上海工人总罢工,并随即转为武装起义。经过30多个小时的英勇战斗,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巨大成功,工人阶级占领了上海,并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在这3次武装起义中,罗亦农倾注全部心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他努力加强和扩大工人纠察队力量,秘密组织武装训练,并奔走各方做好各界人士的统战工作。

1927年,在党的五大上,罗亦农当选为中央委员。之后,他又在党的八七会议和11月扩大会议上分别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出卖,罗亦农不幸被捕,6天后,在龙华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6岁,成为第一位牺牲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罗亦农牺牲后的第二天,上海《申报》刊文称:临刑前的罗亦农“身穿直贡呢马褂,灰色哔叽长袍,衣冠甚为整齐”,“态度仍极从容,并书遗嘱一纸”。他留下绝笔:“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5月30日,中共中央在《布尔什维克》杂志发表专文《悼罗亦农同志》:“亦农同志被害了,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一位最热烈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最英勇的战士。”

罗亦农毕生追求真理,即使在生死关头也毫不动摇,鲜明地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罗亦农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他的英名将永载史册。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向警予:“为党的事业而死,无上光荣!”

闫笑岩

W020200804585600079046

1939年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出生在湘西溆水河畔一个商人家庭。8岁时,她进入由大哥与他人合办的新式小学读书,在当地开了女子入校读书之先声。1912年,她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转入周南女校。在此期间,她改名向警予,以示对封建势力的警惕和反抗。

1916年,毕业后的向警予怀抱“教育救国”的理想回家乡办学。在这位“女教育界中之人才”的努力下,“虽属接办,无异新创”的溆浦女校面貌焕然一新,偏僻的溆浦山城的风气亦开始渐渐转变。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溆浦后,向警予带领学校师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宣传反帝救国的道理。1919年秋,她加入了由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新民学会,后与蔡畅等发起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并于当年底赴法勤工俭学。

到法国后,向警予一字一句地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寻求革命真理的路途中,她与志同道合的蔡和森自由恋爱,结为“向蔡同盟”。在他们寄给亲友的结婚照上,两人并肩而坐,共同捧着一册《资本论》。

1922年初,向警予返抵上海,不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中央妇女部,向警予担任部长,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妇女部长。她多次出席党的代表大会,并于1925年5月被增选为第四届中央委员和中央局委员。她常常深入女工群众中做工作,引导大家团结起来,向压迫宣战。在她的领导下,1924年,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女工运动取得了最终胜利。与此同时,她在《向导》《妇女周报》《妇女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论述妇女解放的文章。她还提议成立了将广大女工、农妇、革命知识妇女组织在一起的“妇女解放协会”,并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会员达30万之多。经过向警予几年的努力,中国的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1925年10月,向警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7年春回国,按照组织安排来到武汉,负责工运、青年等工作。此时的武汉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她无法见到自己的孩子,只能在书信中寄托思念与祈盼:“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将来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成长。”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向警予仍然坚守在武汉,继续同工人们站在一起,发展地下组织、教育工人群众,在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中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1928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对她用了3次大刑,却没有得到丝毫口供。她坚定地表示:“我为党的事业而死,无上光荣!”无计可施的敌人于5月1日将她押赴刑场。途中,她高唱《国际歌》,向街道两旁的群众高呼:“革命者是杀不完的,反动派的日子不会太长了!”残暴的敌人对她拳打脚踢,并将石子塞进她的口中,还用皮带勒住她的双颊,但她始终高昂着头颅,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与浩然正气。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铭记。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王尔琢:“儿已以身许国”

李 平

W020200804585600090843

他是黄埔军校一期高才生、周恩来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是骁勇善战的红军参谋长,曾立誓“革命不成功,就不剃头不刮胡子”。1928年8月,年仅25岁的他牺牲在叛徒枪下。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王尔琢。

王尔琢,1903年出生于湖南石门县。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其初试文章《试述入黄埔军校之志愿》受到主考官何叔衡的大力赞赏。1924年秋,王尔琢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王尔琢参加了南昌起义。10月底,起义军余部被整编成一个纵队,王尔琢任参谋长,与朱德、陈毅等率部转战闽粤赣湘边,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武装斗争。这支由几方面汇集、建制杂乱的队伍,沿途频频遭到反动军队、地主武装的追堵袭扰,再加上终日行军、缺医少药、给养得不到补充,士兵思想较为混乱,逃跑现象时有发生。为保存部队力量,王尔琢在协助朱德打仗的同时,常常对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军中,他与战士们走在一起,或搀扶病员,或帮战士背包扛枪,一边走一边讲革命道理;为活跃气氛,他间或唱起京戏和家乡小调鼓舞士气;到了营地,他主动找战士、干部谈心。因终日繁忙,王尔琢一连几个月都顾不上理发,胡子也长得很长。何长工还曾开玩笑说:“你这把胡子,简直像马克思。”在王尔琢的不懈努力下,这支队伍终于稳定下来,成为一支凝聚力极强的战斗先锋队。

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带领部队取得多次战斗的胜利,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和红军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5月,红四军刚成立,江西敌27师杨如轩部即以2个团的兵力“进剿”井冈山。王尔琢协助朱德率28团、29团迎击敌人,最终顺利夺取永新县城。敌军不甘失败,后又重率4个团发起冲锋。王尔琢见来敌较多,便故意放弃永新,佯装绕袭湖南茶陵,暗中却率部夜间急行、在敌必经之地草市坳设伏,杀得敌军措手不及。战斗结束后,王尔琢率部直取永新,而此时的敌将杨如轩却在司令部里打牌作乐,直到闻得枪声大作,才慌忙奔逃,后被流弹击伤。战后,人们称赞这一役是“飞兵天降永新城”,王尔琢也因此得到了“飞兵团长”的美誉。

1928年7月,刚编入28团的2营营长袁崇全胁迫该营5连和迫击炮连叛逃。王尔琢听到消息,自告奋勇率队去做叛逃官兵的工作,以挽回损失。王尔琢追至叛徒躲避的屋前,一边靠近,一边高声喊:“不要打了,我是王尔琢,是接大家回去的!”但此时袁崇全突然开枪射击,王尔琢躲闪不及,中弹倒在血泊之中。最终,被袁崇全胁迫的连队全部归队,王尔琢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1928年10月,红四军军部为他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亲自起草挽联: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这封王尔琢1927年写给父母的家书,成为他留给亲人最后的遗言。作为井冈山时期卓越的红军将领,王尔琢智勇双全,屡立战功。他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也践行了自己“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的铮铮誓言。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