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夜间文旅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2)

关于推进夜间文旅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2)

2

一、金岭“夜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发展方式较粗放。金岭夜经济处于自发的“野蛮生长”阶段,缺乏合理引导规范。镇域齐周路沿线为夜间餐饮集聚区,店铺仍然相对分散,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竞争优势不突出,存在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占道经营阻塞交通、安全隐患难以消除等问题,阻碍了夜间经济品质的提升。同时,缺少打造夜间经济体基础设施保障的统筹规划,功能性照明、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配套服务设施相对薄弱。

(二)业态模式较单一。金岭“夜经济”产品供给上比较单一,主要是夜间餐饮,形式上以烧烤“大排档”等为主,缺少文化娱乐、购物等其他物质消费载体,乡村文旅融合程度仍然不深,资源整合利用力度不够,金岭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推动夜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

二、高质量发展“夜经济”的打算

发展“夜经济”,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化的产业链条。下一步,金岭将突出擦亮“美食”名片,把文化与旅游作为重要元素植入夜间经济,构建以“夜食—夜购—夜赏—夜娱—夜宿”为主的乡村“五夜”产品体系,打造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夜金岭”文旅品牌。

(一)突出特色、注重成色,打造特色“夜间食堂”。以平台思维的观念转变方式方法,变“单一作战”为“抱团出击”,做好“金岭十大美食”宣传推介,加快推进金岭美食文化创新创业园项目,建设美食大道、生态烧烤城等,适时延长夜晚营业时间,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夜间食堂”,形成金岭夜经济“金字招牌”。依托齐文化旅游节,举办第二届金岭美食文化节,丰富夜间活动,积极与青岛啤酒节等产业节会、相关企业合作,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节会质量和品牌效应。转变本土商铺经营观念,引导一些“龙头”企业积极申报“驰名商标”,山东老字号、中华“老字号”等,提升知名度,搭建“互联网+餐饮”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根据顾客需求开展订制化服务,扩展销售渠道,让高品质的民族特色食品走入千家万户,让“夜经济”的服务链条更加高效、精准。

(二)厚植底蕴、文旅融合,彰显金岭民俗风情。充分利用双井口、马号湾、薛凤祚故居、古寺、古陶等历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进一步开发南部森林公园-中部特色古镇-北部美食城的精品旅游线路和夜游线路,设计灯光雕塑景观、小品,打造特色街巷,将历史、人文、购物、娱乐紧密串联在一起,形成兼具文化性、娱乐性消费空间,培育网红打卡夜游目的地,体验具有民俗风情的乡村小夜市。围绕文化主题开发衍生产品,举办盖德尔节灯展,建设金岭文化展览中心,依托酱牛肉制作工艺,打造鼎辉清真美食博物馆,发展乡村夜经济文创产业,丰富夜间消费“菜单”。聘请高水平旅游规划团队,高起点、高质量编制金岭民宿等文旅项目详规。与旅游公司开展合作,拓展旅游客源市场,聚拢更多人气和财气。

(三)掌灯引路、精细治理,当好金岭“夜间管家”。完善夜间餐饮区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垃圾分类处理、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优化街面车位管理,制定夜间车辆行驶、临时停放等措施。科学规划商亭摆放、夜市摊位、夜景灯光,强化户内与户外经营相结合。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整合城管、环卫、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力量,延长垃圾清运时间,增设安全巡逻,严格监管食品安全、商品价格等,实行店铺“黑、白名单”管理制度,营造优良的夜间消费“软环境”。

三、发展“夜经济”希望得到的扶持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加大对金岭美食文化创新创业园建设的政策扶持,“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加大园区项目招引力度,对公厕、照明、绿化美化等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对初期进驻业户实行税收减免等鼓励性政策,扶持项目运行。优化区域路网,打通纬三路、纬四路等交通干线,畅通“夜行”线路。

二是强化宣传推广。突出宣传造势,围绕美食城、美食节等夜间文旅项目,通过市区广播电视等传统平台和临淄云、抖音等受众广、传播快的新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扩大宣传效应。突出整体营销,策划临淄“美食地图”,推广临淄夜游线路,立足各“夜间经济街区”定位,擦亮特色名片的同时,形成夜经济发展集成优势,适应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突出政府引导,不定期发放商铺美食等消费券,挖掘夜间消费潜力,激活消费市场。

三是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成立夜间经济集聚区管理服务工作专班,积极指导、协调办理项目手续,细化各项服务措施。通过“镇呼区应、上下联动”平台,建立区镇问题处理联动机制,加强食品安全联合执法等,扮演好“夜间管家”角色,助力夜间经济“加速跑”。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