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生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勾勒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报告人:郭兆晖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简 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郭兆晖教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分别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35年基本实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挑战及对策,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进行了解读,为我们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供了帮助。
总播放:275264
发布时间:2020-11-27 09:29
  • 本段报告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郭兆晖教授列举了古今中外的诸多实例,说明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普遍认可的真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文稿][课件][专辑]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细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报告人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论述和相关研究资料,对目标提出的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稿][课件][专辑]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主要目标,具体包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文稿][课件][专辑]

  • 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六项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文稿][课件][专辑]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作了初步论述,谈到国际挑战时提到“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具体到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挑战是“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本段报告中,报告人主要讲解了国际挑战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影响和国内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为应对这些问题,规划《建议》中对生态建设提出的要求。[文稿][课件][专辑]

     

    郭兆晖

    郭兆晖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视频

    点击观看高端论述

    点击查看课件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交流分享“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两项重大战略部署,一方面对“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作出展望;另一方面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作出一系列谋划,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通过这一部署,我们已经可以清晰构建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 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其中前两步已经实现,第三步跨越的时间比较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把时间划分得更细,目标定得更高了,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提前了1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说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文件名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类似。值得一提的是“九五”时期我们还称之为“计划”,“十一五”及“十一五”之后我们才开始称为“规划”,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进步。在内容上,“九五”计划和“十四五”规划也很相似。2010年的远景目标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认识和飞跃。此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强调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共通之处,因为后者是一种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属于生态文明领域的重大转变。“九五”计划和“十四五”规划都是在历史巨变背景下,在新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产生的,所以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中,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要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可以理解为现代化有很多指标,在生态文明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有时候我们觉得人力胜天,但其实不难发现,在诸多自然灾害背景下,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依然是渺小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髓和理念来自哪里?其中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当然,除此以外,这种理念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根基,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老子的《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推崇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把这句话阐发开来论述,意思就是做人有做人的规律,企业经营有企业经营的规律,政府执政有政府执政的规律,而这些规律都来自于大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人们普遍认可的真理。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举几个例子。

    美国虽然建国时间不长,但有一种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即自然文学,很多美国人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脊梁。美国自然文学代表作的书名译成中文很美,比如《宁静无价》《寻归荒野》《心灵的慰藉》《醒来的森林》《低吟的荒野》《遥远的房屋》。

    QQ截图20201201083938

    德国乡村道路

    上图是德国乡村的一条普通道路。去德国参观考察时,我们听说欧洲最有钱的人都聚集在南部巴伐利亚洲的农村。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图中只修了两个轮子走的路,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把最大的空间还给大自然,让雨水真正渗入地下,让大自然真正跟人类发展结合起来。

    QQ截图20201201084024

    德国乡村老房改造

    上图是德国农村常见的一种老房子,大概有500年的历史。整栋房子均由自然材料搭建,木头的框架,黄色部分是黏土,使得它可以修旧如旧。房子里的家具全是现代化设施,所以我们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让大家退回去过苦日子,而是真正把传统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再来看一个小细节。每到夏天,我们很多地方的农村雨下得很大,经常遭受内涝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下水道经常堵塞。在德国考察时,德国人说他们的降雨量也不小,也经常出现农村内涝的情况,但是他们想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改造下水道解决了这一问题,也没有花多少钱。

    QQ截图20201201084110

    德国乡村下水道

    我们把人家的下水道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一个红色的带漏洞的塑料桶盛着带漏洞的铁皮桶,像漏斗一样。铁皮桶里是积累的石头、树叶及垃圾等。只要环卫工人定期清理,下水道就畅通了。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