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 D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1)05-0027-04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

新中国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消除分裂并建立起强大而整齐划一的中央政府,这是一种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传统之中的民心所向……这种民心所向一旦变成现实,它就具备自身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一个崭新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我国的现代化道路不能照搬外国,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探索本国现代化道路。

要实现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弄清楚什么是现代化。起初,毛泽东把实现工业化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发展,他逐渐认识到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还有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交通运输现代化。党的八大,他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四个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新的阐释,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还需要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一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现在不讲死,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二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这些探索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开拓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局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但现代化绝不仅仅只有一种模式、一条道路、一种方式。邓小平指出:“中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一种思潮,叫资产阶级自由化,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这不行。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他指出:“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紧紧依据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全面的现代化,并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安排上,邓小平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步骤。他指出:“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对毛泽东“两步走”战略规划的充实和完善,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

中国的现代化是与世界同行的现代化。邓小平提出通过改革开放和发展科学技术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过改革开放,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这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他还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对实现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地把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五大制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新三步走”战略,进入小康生活后的战略规划,将分为2010年、2020年和2050年3个阶段,最终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的现代化事业顺利全面推向21世纪,关键在于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江泽民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也进一步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胡锦涛积极回应社会建设领域百姓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以人为本,实施民生建设,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属性。

新时代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经过长期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前人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也应共同享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就是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良好的生态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持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努力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优良同步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的形势,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战略规划。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新时代的“三步走”战略。这是对以往现代化发展战略步骤的深化和具体化,更清晰地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做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包含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和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同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也是有重点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制造业强国建设。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这些举措将为经济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系统思考,将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正如恩格斯在1893年10月12日致奥古斯特·倍倍尔的信中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的政党,不仅具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能引领时代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定清晰的战略蓝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又彰显了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坚持共同富裕、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理念,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必将促进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张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