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 | 曹火星:激情澎湃谱就经典歌曲

我志愿 | 曹火星:激情澎湃谱就经典歌曲

曹火星

激情澎湃谱就经典歌曲

生平

曹火星(1924年-1999年),河北平山人,著名作曲家。1938年参加革命后,在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工作。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市音乐工作团副团长、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团长、天津人民歌舞剧院院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天津文联党组成员等。

星火

以文艺为武器发动群众投身革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难当头,13岁的曹火星和成年人一样加入到抗日救国的队伍中,并担任了本村青年救国会主任。

1938年4月,曹火星被调至平山县抗日救国青年联合会宣传队当演员、任音乐队队长。他和一些爱国青年成立了宣传抗日、鼓舞民心的铁血剧社。当时的宣传队,除了唱抗日救亡歌曲外,也排演一些现实性很强的节目。队里没有女演员,长相清秀的曹火星就常扮演女角。他的表演惟妙惟肖,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剧社通过演出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动员群众支援抗战。曹火星随着铁血剧社的足迹,将抗日救亡的歌曲唱响了一座座村庄,也鼓动着一批批热血青年参军报国。

1940年,曹火星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学习。他师从吕骥、卢肃等前辈,如饥似渴地从聂耳、冼星海等作曲家的作品中学习。经过8个月的系统学习,曹火星用歌曲去战斗的创作激情与日俱增。

“从联大结业后,父亲曹火星抱着为抗战创作、为人民创作的决心,走上抗战文艺演出的岗位。作为一名革命文艺战士,他以文艺为武器有力地回击敌人,发动广大群众,讲明真理。”曹火星的女儿曹红雯回忆说。

北京轨迹

霞云岭谱写新歌传唱至今

“1994年,我陪着父亲再度踏上霞云岭,走过堂上村的石子路,来到他曾住过的中堂庙东厢房,老人激动地回忆起当年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经历。”4月19日,在北京的家中,曹红雯讲述着父亲70多年前经历的那段难忘岁月。

据曹红雯介绍,1943年反“扫荡”开始。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开展文艺活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当时,曹火星一行三人从晋察冀边区总部阜平出发,跋山涉水来到房山霞云岭堂上村。

深秋夜晚,曹火星回想到一路上亲见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情形,再联想到延安《解放日报》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激情澎湃,提笔在纸上写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由此,一首新歌的题目诞生了。

思绪中,一幅幅战斗的画面激荡着曹火星,也化作歌词从笔端倾泻而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曹火星先是在村里教儿童团、村剧团唱。渐渐地,这首歌飞出了堂上村,飞出了平西根据地,后来随着解放大军南下的步伐,传遍了全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听到女儿李讷正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当即提出这句歌词不科学、不准确,应该在“中国”前面加一个“新”字,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从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革命志愿

把歌颂党当作终身任务

曹红雯说,父亲一辈子创作了1600多首歌曲,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父亲对我说,是党培养了他,他把歌颂党、宣传党当作自己终身的任务。只有创作出更多讴歌党、国家和人民的歌曲,才能报答党和国家的关心,对得起人民的信任。”

1991年,年近七旬的曹火星在个人作品音乐会上激动地说:“作为一名作曲家,有责任、有良心用音乐做武器,为党、为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出自己毕生精力。”

曹红雯说:“这是我父亲一生的志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