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 | 林中华:“周总理的鼓励成为我一生前进的动力”

誓言 | 林中华:“周总理的鼓励成为我一生前进的动力”

60c14332e4b04cbe79dd90d7

寄语

亲爱的党啊,在您百年华诞之际,请再一次接受一名有着72年党龄的90岁老战士向您的敬礼,致敬您一百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祝愿您远大前程更加辉煌灿烂!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肩登攀、奋勇向前!——林中华

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林中华的朗诵荡气回肠,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那一年,他33岁,已经是一名久经考验的老兵了。

回溯林中华的从艺从军之路,缘起于1947年的夏天。当时正值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家乡黑龙江宁安县搭起了一个露天舞台,歌剧《白毛女》在这里连续演出,点燃了当地群众的热情,也点燃了林中华的艺术梦想。演完没多久,第四野战军炮兵政治部文工团来县里招文艺兵,林中华顺利通过了考试,“当时我只有16岁,家里不同意,我是偷着跑去参军的。”

到了部队,不仅要宣传创作、征粮征兵、对敌人喊话,还要运送炮弹,护送伤员,任务十分繁重。“当时急行军一宿要走120里路,从傍晚走到天亮,我年纪小,就抢着烧热水,给战友们泡脚,帮着挑血泡。”林中华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参战的时候,只觉得到处都是子弹,内心充满恐惧。但是,在老兵的带领下,经过一次次战斗的锻炼,他逐渐找到了勇气。在四战四平期间,由于积极作战,林中华还荣立了三等功。

1949年4月,林中华在部队入党,10月在北京转正。“在支部大会上,很多老党员对我说了不少鼓励的话,也开诚布公地指出了我的不足,希望我在工作中要从人民利益出发,从革命战士的责任出发,不要从自身兴趣出发,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困难危险都要走在前面。那一天,我终生难忘。”1950年调入总政歌舞团后,林中华在歌剧《董存瑞》中出演战斗英雄董存瑞,这让他倍感光荣,英雄的精神也激励着他继续奋斗。

1964年8月底,林中华接到通知,让他去西苑旅社参加《东方红》面试。“我是骑着自行车去的,准备了两首诗朗诵,一首《长征》,一首《黄河大合唱》。”他回忆,“当时虽然觉得非常光荣,但并没有意识到这部作品能在后来大放异彩,成为影响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

三天后,林中华接到导演组的通知,被选中担任朗诵主持人。“整场演出用散文诗贯穿始终,我和白慧文不是简单的报幕员,而是用诗的语言去承上启下,魏巍、徐怀中、乔羽等诗人都参与了朗诵词的创作。”

好不容易背熟了朗诵词,导演组又给他送来了新的稿子,原来,这是周总理逐字逐句修改过的。“其中有一句原本写的是‘日本鬼子’,但周总理考虑,虽然当时中日没有建交,但民间友好往来很多,因此改成了‘敌人’二字,可以说是良苦用心。”

除了亲自改稿,周总理对朗诵的指导也很具体。“他要求我们访问产业工人、老红军,多看文字材料,加深对旧社会的理解,他说,这样你们在朗诵时就不会一片空白,眼前就能展现出历史的画卷,这样朗诵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有一次,总理接待完外宾路过后台,还专门鼓励林中华说:“你们的朗诵有进步啊,还要继续努力!”这句话,成为“我一生前进的动力。”

此后50多年里,林中华多次参与复排《东方红》。前不久,90岁高龄的他与李光羲、赵青、才旦卓玛、邓玉华等老艺术家相聚一堂,共同追忆《东方红》。现场,他还用一段底气十足的诗朗诵再现了当年的风采。他说:“我这一辈子只‘穿’过一套衣服,就是军装;我这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用我的声音来歌颂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和军队。”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