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 开启城市历史景观保护新探索

“北京中轴线”申遗 开启城市历史景观保护新探索

在7月17日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城市历史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题边会,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成果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从永定门到钟鼓楼,这条7.8公里长的北京中轴线,仿佛古都的脊梁,绵延7个多世纪仍充满活力,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和延续,更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轴、生态轴、发展轴。

近年来,北京市以中轴线为牵引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在一系列规划法规引领下,将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科学利用有机结合,通过文物腾退修缮,消除文物安全隐患,扩大开放区域面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同时推动城市传统与现代、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包容共生,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古都交相辉映,为世界各国城市历史景观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北京经验”。

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降层前

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降层后

景山寿皇殿建筑群开放前

景山寿皇殿建筑群开放后

先农坛一亩三分地恢复前

先农坛一亩三分地恢复后

留住记忆 中轴线焕发容光

今天,景山公园万春亭已经成为中外游客在北京的重要打卡点。站在这里,南北眺望,从近处的紫禁城,到远处的天坛、正阳门再到钟鼓楼,一条壮美的中轴线一览无遗。

近年来,为了打通北京中轴线视廊阻点,再现一轴贯通南北的历史景观,全市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珠市口至天桥段中轴线道路一期工程、公交110路临时停车场腾退后恢复绿化工程完成,中轴线南段实现了两段御道的景观恢复。

复原后的御道宽9米,御道中央青白石微微拱起,两侧铺着青砖。中间有树池,里面栽植国槐、银杏等大树。沿着御道远望,从天桥可以毫无遮挡地看到正阳门。

再看中轴线北段,北海医院和天意市场所在位置分为南、北、西三栋建筑,其中南、西楼各五层,高度18米,原作为天意市场使用,2015年西城区政府组织实施了疏解腾退。北楼六层,高度23.7米,原为北海医院。由于该组建筑高度较高,影响地安门外大街历史风貌的完整性,需进行降层改造及风貌修复,要由6层23.7米降至2层9.6米。项目降层后,再通过织补街区风貌,建成与中轴线传统文化相配套的文创办公空间,从而达到消除中轴线景观视廊不利影响的目的。

随着“重塑”工作的持续推进,北京老城风貌不断恢复,古都中轴线再现容光。在以紫禁城为中心层层拱卫的平面格局中,大面积绿荫掩映下的传统街区,衬托着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仿佛绿叶衬托着红花。沿着永定门到钟鼓楼这条中轴线走一趟,体味蕴含在其间的规划匠意、文化内涵,人们会感到,历史的记忆已经留在了沿途那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之中。

很多北京人都在感叹,儿时的记忆正在街巷中慢慢复苏。住在东城区的王女士表示,她对北京中轴线的记忆就是从前门开始的。小时候,总在那里遇到一位穿着古装的师傅,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吆喝。那一刻,这座城市的样子便永远印在了心里。现在,徜徉于前门大街,又看到了渐渐被淡忘的老物件,听着年代久远的老歌,感觉像一幅老照片在眼前复活了。

如今,以中轴线申遗文物腾退工作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和文物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点。通过有序推进皇史宬、太庙、天坛、先农坛等中轴线沿线重点文物单位腾退修缮,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将进一步擦亮北京历史文化的金名片。

守护历史 古建筑喜迎新生

北京中轴线上,在明清皇家御苑景山内,矗立着一组清代皇家祭祖的庙堂,这就是寿皇殿建筑群。明清时期,景山寿皇殿是专为供奉皇室祖先及举行祖先祭祀活动的建筑群落。

1956年1月1日,市少年宫在寿皇殿成立,自此形成了“一园两治”的管理模式。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市文物局、市公园管理中心、市教委等单位多方努力,寿皇殿建筑群于2013年12月31日正式回归景山公园,并于2016年4月起开始全面修缮,2018年11月对市民开放。至此,老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实现整体亮相。

先农坛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西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并且举行亲耕耤田典礼的地方,耤(音籍)田是这里最重要的历史文物景观,后来成为育才学校的操场,2018年重新收归先农坛所有。翌年,按照历史规制复原后,恢复了中断100多年的耕种场景。秋收时节,二环内的“一亩三分地”里,金灿灿的谷穗压弯了腰,随风唱起丰收的歌谣。相关展览也同步向市民开放,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重农传统娓娓道来。

古建筑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而记忆要留存在一代又一代人们心中,才不会为时间所磨灭。因此,古建筑不能脱离人独立存在,要科学合理利用,使古建与人共荣共生。北京中轴线上一批文物建筑修缮后也将陆续向市民开放。传统街区之中,文物安全隐患消除后,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也让居住在这里的市民收获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钟鼓楼的清晨是在环绕耳畔的鸽哨中到来的。古色古香的街巷里,京腔京韵不绝于耳,让南来北往的游客意识到,在这里才算觅到了老北京的那个“味儿”。

按照古都“前朝后市”的规划,中轴线北段的钟鼓楼一带,从不乏热闹的人群,一直是北京商贾的云集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钟鼓楼“暮鼓晨钟”的使用价值已被弱化,但其作为重要历史古建所散发出来的文化价值愈加受到人们青睐。

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启动,钟鼓楼地区的古建修缮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追忆着过去,也憧憬着未来。从油条、豆浆到抽陀螺、滚铁环,再到酒吧、奶茶和广场舞,在这里,老北京的人间烟火让人觉得惬意舒适,历史的记忆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传递着。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带动下,古建迎来新生,文化血脉得以更好地赓续。7月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红砖黄瓦光彩夺目,不远处,见证历史沧桑的正阳门昂首屹立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周围北京雨燕上下翻飞。前门大街依旧繁华热闹,老字号的牌匾上熠熠生辉,这一幕幕被无数手机相机收录下来,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

传播文化 全世界爱上北京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绚烂的烟花在天安门、鸟巢上空绽放的视频刷爆网络,北京中轴线的壮美景观也在那一刻折服了全世界无数观众。

北京中轴线的粉丝遍布世界各地。北京国际青年旅游季活动让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留学生、旅游达人和外国游客得以零距离接触北京中轴线。在探访了中轴线的景区景点、古建园林、街区胡同、名人故居、老字号店铺和城市新景,体验了北京的皇城文化、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后,这些外国客人纷纷点赞。

为向世界遗产组织推荐介绍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引发国际遗产学界对北京中轴线的关注,北京市已连续三年与国家文物局共同举办北京中轴线保护国际学术研讨活动,组织国内外世界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围绕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研究、保护展示与申遗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国内外专家高度认可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充分肯定了北京市委市政府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推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城市治理方略,对中轴线取得的各项保护成果给予较高评价。

专家普遍认为,北京中轴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哲学思想,体现了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北京中轴线既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魅力所在、资源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对话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传承保护利用好中轴线文化遗产是重要历史责任

问题1、北京中轴线被誉为古都的“脊梁”,请简要介绍一下北京中轴线的情况。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老城(明清北京旧城)的传统城市中轴线,南端为永定门,北端为钟鼓楼,全长7.8公里,从北往南经过了钟楼、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及相关历史建筑群、正阳门、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在七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中,北京中轴线始终秉承“中正和合”的文化传统,是中国首都城市轴线规划的杰作,也是中国国家礼仪秩序的极致象征。

问题2、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本市推出的中轴线保护规划和法规。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轴线文物保护工作,在一系列规划法规引领下,全市一盘棋,各部门通力协作,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加速推进。其中滚动修订《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和《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持续推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

问题3、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目的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意义?

申遗是手段、保护是目的,北京市坚持以申遗促保护、以保护助申遗,通过有效保护为申遗创造条件,在申遗过程中实现对中轴线和北京老城的更好保护。

通过北京中轴线申遗向世界展现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传统都城规划与建设的独特成就,传播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与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礼制文化、营城理念及高超绝妙的建筑设计与营造水平,是申遗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体现。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