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君如: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7)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第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讲的是无私情怀和崇高目的,即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工人阶级结合起来,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这就是五四爱国运动,以及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民族救亡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也是在五四运动中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所以说,我们不仅要了解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和阶级基础,还要了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要苦苦寻找真理直到找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悲惨地步。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不一样,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以后诞生的。没有马列主义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工人阶级也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民族复兴的历史大背景,没有五四运动,更不可能有“两个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就自觉地形成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建立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无私的情怀和崇高的目的,这就是为人民为民族。

我们知道“初心使命”这个范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炼出来的。他在五年前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就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所谓“初心”,即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党的十九大又把党的“初心”和党的“使命”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和党史研究做出的更加了不起的重大贡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范畴。

在我们党的思想史上,有好多理论范畴从形成到被确立下来,是经过了漫长过程的。我举个例子,实事求是。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作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要求反对主观主义,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风?就是学理论要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报告中,毛泽东同志详细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研究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在党内创造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一直到1977年9月28日,陈云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的文章,认为:“实事求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这以后,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

应该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党的初心使命”这一范畴,还强调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这次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他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党的先驱以无私情怀提出的崇高目的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意义非同寻常、十分重大。

事实上,早在1925年12月,毛泽东同志主编《政治周报》,为该刊创刊号撰写《发刊理由》时,就明确提出办报的目的是“为了革命”,即:“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提炼概括出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当年毛泽东讲的三个“为了”完全一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党的历史提出的初心和使命,是对毛泽东同志等革命先驱的建党思想的科学总结和继承发展。

责任编辑:报告部责编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