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脱贫攻坚载史册 乡村振兴开新篇

山东泰安:脱贫攻坚载史册 乡村振兴开新篇

脱贫攻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山东泰安,一片片蔬菜大棚绿意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条条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新修房屋整齐排列,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如花朵般绽开……

在泰安,71578户共14543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354个省级贫困村、251个市级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东平县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三大工程”取得决定性进展……

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在泰山脚下绽放时代色彩,描绘壮丽画卷。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乡村振兴正当时。

脱贫攻坚聚合力 乡村发展生动力

山东泰安泰山区省庄镇大河峪村环境清幽,漫山的林果承载着村民丰收的希望,一颗颗猕猴桃托起乡亲们致富的梦想。走进村民卫孝沛家,小菜园映入眼帘。篱笆之内,各式果蔬被老两口打理得井井有条。一棵有20余年树龄的猕猴桃树上,果实挂满枝头。在猕猴桃疏果的时节,金鸡泉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会来卫孝沛的家里,帮老两口给猕猴桃疏果,他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疏果,彼此间透露着亲密。

73岁的卫孝沛和70岁的老伴儿张广英身体不好,没有劳动能力,脱贫攻坚让这个曾经困难的家庭有了生机。在村里发展猕猴桃产业后,卫孝沛将土地流转,每年享受土地流转金和项目分红,加上各项政策补贴,卫孝沛和张广英一年能得到2万余元的补贴。“手里有了活钱,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钱,医保能报销90%以上,生活有了保障,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卫孝沛说,脱贫攻坚让他感受到了温暖,房屋给修缮好了,路面硬化到门口,就连老伴儿用的拐棍也是扶贫工作人员爱心赠送的。大河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翠国说,靠着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2017年底,大河峪村贫困户8户、12人全部脱贫。村集体年收入也从十多年前的几乎为零,增长到如今的40余万元。这里的脱贫故事是山东泰安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生动缩影。

打开泰汶大地奋楫笃行的脱贫攻坚长卷,温暖的底色浓厚绵长,映衬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时代担当。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持续有效的制度设计和扎实的脱贫实践。山东泰安市坚持高位推动,确立“市抓推进、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凝聚思想共识,压实脱贫责任,组织泰安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6个牵头单位编制28个脱贫攻坚专项实施方案,形成了“1+28+26”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泰安市级领导联系包保脱贫任务较重的乡镇,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党政一齐上、部门全参与的工作局面。强化驻村帮扶,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尖兵作用,泰安市连续选派4轮共计3535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实现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全覆盖。充分发挥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驻泰科研院所优势,实施“62116”科技助推脱贫专项行动。选派379名科技指导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帮扶,实现科技指导员贫困村全覆盖。依托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募集社会扶贫捐款1355万余元,实施扶贫项目97个,受益群众6.6万余人次。

泰安市在山东省首个启动“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工程,为4109名贫困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救治手术。志愿服务扶贫、巾帼脱贫、金晖助老等活动扎实推进,形成“微爱助学”等一批优秀扶贫公益品牌。

人心齐,泰山移。脱贫攻坚点燃了广大干部群众内心的火焰,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无论是果敢先行的决策人,还是勇挑重担的拓荒人,抑或是用梦想接力的后来人,他们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的奋斗身影,汇聚成泰安市脱贫攻坚的伟大群像。涌现出了苏庆亮、孙启法、陈学森以及东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牵住脱贫“牛鼻子” 群众扎下“幸福根”

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房前屋后四季花开,规范化的种植基地生机勃勃,标准的温室大棚排列有序,乡村渐渐有了美丽的样貌。在岱岳区祝阳镇食用菌科技产业园,一座座双孢菇种植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在岱岳区角峪镇岳家庄村,一串串葡萄飘香,处处弥漫着夏日的甜蜜和丰收的喜悦;在宁阳县乡饮乡,一片片光伏发电板在太阳照射下熠熠生辉,像一座“阳光银行”,积累着乡村未来发展的底气;在肥城市安临站镇牛庄村,圣井峪旅游度假村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家门口的旅游产业,让这里的群众口袋鼓起来,古朴的乡村有了美丽的“容颜”;在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生态农业示范园,一座座大棚里果蔬长势喜人,农户发展大棚产业,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家门口就业,群众幸福有了扎实的根基……

脱贫攻坚,让曾经的破落村庄破茧成蝶,广袤的田野升腾起振兴的希望。贫困村的蝶变,见证了泰安市聚焦稳定脱贫,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的铿锵步履。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泰安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围绕提高贫困家庭人均收入和群众认可度这两个核心,做到硬件过硬、软件达标,实现应纳尽纳“零漏评”、应退尽退“零错评”、档案规范“全记录”、数据精准“可追溯”,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在促民增收上,着力做优产业扶贫。泰安市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18亿元,发展各类产业扶贫项目1566个,覆盖贫困人口28.82万人次。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产业扶贫项目全部纳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管理,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督权,推进扶贫资金资产保值增值,保障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受益。做实就业扶贫,推行“企业订单、农民工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培训模式,鼓励引导贫困人员务工就业,打造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方式,同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与贫困失能人员解困问题。泰安市外出务工贫困人口达21081人。19家扶贫基地、51家就业扶贫车间安置贫困人口1085名。开发农村互助公益岗位907个,帮扶贫困家庭超过2120户。探索建立“行政引导、公司运作、市场对接、物流补贴、电商助力”的长效化消费扶贫工作机制,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县乡村三级消费扶贫服务物流体系。成功认定山东省消费扶贫产品140种。

下足绣花功夫 啃下贫困“硬骨头”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一直困扰着黄河滩区群众。2017年,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启动,要给几十万滩区群众一个“稳稳的家”。东平县耿山口村作为山东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试点村,是全省首个实现搬迁的黄河滩区村。2017年10月,耿山口村783户、2331名村民离开黄河滩,搬进楼房社区,彻底告别黄河水患,过上了踏踏实实的安居生活。如今的耿山口,综合服务楼、老年公寓、幼儿园、商业街等一应俱全,中央空调、电梯、燃气配套齐全,居民生活便利,滩区群众曾经的困苦随着脱贫而成为记忆。东平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三大工程”的建设,打赢了泰安市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彰显了泰安打赢脱贫攻坚战磐石般的信念。

脱真贫、真脱贫,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攻下一个个“贫困堡垒”。泰安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工作、重点群体,整合资源聚力攻坚。各级党政干部扑下身子,下足绣花功夫,实打实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细落小落实。把扶贫开发作为优先保障重点,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资金投入与脱贫攻坚任务相匹配。泰安市累计安排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3亿元,其中,市级资金3.56亿元。准确把握小额扶贫信贷方向,完善益贫带贫机制,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泰安市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0.32亿元,帮扶带动贫困人口2.9万人次。严格资金绩效管理,确保扶贫资金投向明确、拨付及时、发挥效益。泰安市县两级实现扶贫审计全覆盖。2017年、2018年、2020年在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

实现长效脱贫,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缺乏脱贫的激情不行,坐等政府送小康更不行。泰安着力激发贫困群众的热情与能量,以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精气神涵养发展的动力,优化保障政策供给,开好贫困群众脱贫“药方”。抓好教育扶贫,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资助政策,全市累计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杂费、保教费3800万元,发放各类助学金、生活费补助3859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2743万元。抓好健康扶贫,完善扶贫特惠保险“一站式”结算服务机制,严格落实“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等惠民便民政策,构建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医疗再救助”的住院六重保障和门诊慢性大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三险叠加的“6+3”医疗保障体系。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情况全面核查,进行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安居梦。对143个有改造需求的省市级贫困村饮水安全进行提升改造,并建立健全农村饮水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充分发挥孝善基金的“酵母”效应,构建老有所养、代代传承的孝善养老长效机制。加强和完善保障性扶贫措施,连续4年提高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

脱贫攻坚书奇迹 乡村振兴启新篇

从泰山之巅到汶水之畔,从繁华城市到广袤乡村,脱贫攻坚凝聚的发展力量绘就壮美画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持续汇聚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在泰汶大地徐徐展开。

在泰山区大河峪村,猕猴桃种植已成为“金字招牌”,村里正在建设猕猴桃公园,写好留住人的文章,打好振兴基础。在泰山景区大津口乡沙岭村,螭霖鱼养殖示范园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曾经偏僻的小山村,成为“网红打卡地”,乡村振兴在这里展现活力。在徂汶景区天宝镇大西庄村,一张张煎饼打包装箱,送上市民的餐桌,乡亲们的富裕之路越走越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泰安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特别是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构建市县乡三级联动、多部门协同发力的即时帮扶和动态监测体系,对因疫情、因病、因灾等可能致贫返贫的困难户和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边缘户,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返贫或新致贫。发挥产业扶贫帮扶带动作用,通过设置劳动岗位、公益岗位等方式,让贫困群众在参与产业发展中增收脱贫、提振信心。对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筑牢防贫底线。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机制,对生活出现困难的,分层分类做好帮扶救助。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有针对性地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民政等相关部门兜底保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底。全力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不留空隙、政策不留空白。探索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推动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

6月15日,山东省脱贫攻坚表彰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召开,表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起点上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乡村振兴必将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