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确把握人才发展的方向和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我想重点讲解以下三点:
(一)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1.党管人才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是做什么的?党的一种基本的职能就是对人才工作负责任,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组织制度是以管理干部作为中心任务的。那么,管理人才也是同样的,管人才和管干部可以说是同样重要的,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具体来说有五大项内容,即管宏观、管政策、管组织、管协调、管服务,这就要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
2.人才第一队伍是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党的干部队伍是保证和发挥人才队伍事业发展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如果说骨干是树干、树枝,那么人才就是在树干、树枝下繁茂生长的藤、叶,结出的果是树干、树枝和藤、叶共同努力的结果。
事业单位领导是骨干队伍当中很重要的一支力量,我们有《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它与我们的人才工作密切相关。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是代表国家行使公职的人员,是公共权力的重要支配者和公共资源的使用者,也是各类人才的聚集者、引领者、使用者和管理者。
(二)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1.四个“面向”解决的是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
可以说如果四个“面向”解决不好,那我们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就等于是空话。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是与我们整个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最基础的问题。四个“面向”解决的不是平行的任务,而是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关键问题。
2.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谋划
第一阶段,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第二阶段,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
第三阶段,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三)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1.战略支点
就是逐渐以国内人才发展格局为头雁,以主要科技领域领跑者,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开拓者和优先于国际平均水平的科学技术、资金设备、高效管理,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的发展格局构成雁阵。
2.雁阵格局
区域雁阵。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头雁,以若干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构成雁阵。
人才雁阵。以战略科学家、业界领军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为头雁,以与之相应的辅助、保障、技术支持人才队伍构成雁阵。
资源雁阵。以集中优质资源重点保障布局为头雁,以与基本产业支持相呼应构成雁阵。
政策雁阵。以倾斜性政策保障重点项目和核心团队为头雁,以基本政策制度不断更新推动全面创新发展为雁阵。
3.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构成条件
国际领先的高端人才。这应该是一批而不是一个。
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需要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
国际领先的创新团队。这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
国际领先的研发条件。其中包括硬件设备、环境条件、能源供应,同时也包括政策条件,等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