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

创新引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引领科技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内容,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支撑。

创新迈向转型升级新阶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愈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焦点。一国如果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就能够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与此同时,国际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一些发达国家凭借产业链供应链区位优势,打压别国高技术产业,进行技术封锁。应对愈发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必须依靠科技自立自强,把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无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竞争,都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劲支撑。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发生变化,各种要素成本上升,传统发展动力减弱,环境制约压力加大,必须尽快培育新动力、新模式和新优势。当前,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对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将更为突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将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新中国的诞生为科技发展奠定了政治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们党坚持将科技和教育作为兴国的基础方略,“向科学进军”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支撑作用。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两个必须”,再到党的十八大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等,生动体现了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

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是对新时期创新转型升级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研究开发支出总量世界第二,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列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二。我国的创新能力从跟踪为主逐步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部分领域和企业已经进入行业技术前沿。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我国的全球综合创新指数列全球第14位,2021年列全球12位,成为唯一跨进全球创新指数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但我国创新能力尚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有待提高,知识产权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还有许多“卡脖子”环节,存在“断链”风险;制造业处于中低端的比重较高,产业升级任务重,环境保护压力大;创新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等等。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不仅反映了科技创新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呼应了我国创新转型升级的要求。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新阶段。从科技大国向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奋进,需要转变科技创新的战略和模式。从强调增加创新投入,到增加投入与提高效率并重,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创新;从以跟踪研究为主到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创新,增强科技引领能力;从引进技术改进创新、集成创新为主,到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从创新链各环节上点的突破,到加强各环节协调,提升系统能力;从强调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到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相结合,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面向未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维、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构建自立自强的创新体系

目前,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创新主体的能力不断提升,综合性创新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创新环境逐步改善。但是产学研各类主体定位不够清晰,存在错位和脱节,科技对创新支撑仍待提高;政出多门、政策不协调、落实不到位问题仍然存在;各种考核、评比等行政干预较多,科技界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创新导向的普惠性财税金融政策门槛较高,普及率有待提高。虽然我国的创新综合指数居世界第12位,但与发达的创新型国家相比,在七类创新指数中,我国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制度性指标相对滞后,还不能适应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要求。因此,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科技创新强国,必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增强国家创新发展新优势。

建立科技强国,要进一步增强创新主体的能力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率。一是加强各类创新主体的合理分工协作,提高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明确产学研在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有效发挥各自的优势,引导产学研在创新链和产业链各环节的融合协同创新。二是在重点战略领域,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在创新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既要发挥国有机构的作用,也要发挥民营机构的作用;既要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更要发挥头部创新企业的作用。加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政府引导、产学研协同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及区域性技术创新中心等,同时建立与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符合科技规律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积极性。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新型举国体制,根据领域和项目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分类组织实施。在解决有无问题、重大战略工程技术突破时,组织优势兵力集中攻关;在面向市场化和全球竞争的战略领域,如芯片研制等,在决策机制、组织方式、激励机制和需求政策等方面,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各自作用。对于前沿技术领域,政府重点支持前端研究,产业化则主要靠市场选择和政府发挥早期用户的作用。四是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创新资源的跨区域共建、共享,推动多样化的区域创新中心和平台建设。

建设科技强国,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创新资源配置体系和机制,提高创新的整体效率,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大方向,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供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供应链安全需要,协调各类科技计划和基金,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统筹部署。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和成果转化全链条,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优化基础研究支出结构,加大需求导向基础研究投入,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分类凝练科学任务,着力解决共性理论和核心科学问题,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探索建立各类新型科研机构,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和投资功能三元耦合。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创新。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主要在基础研究、重大产业共性技术与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国家战略领域等外部性和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加大投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创新政策,不断降低企业创新相关成本,扩大普惠性政策范围,加强鼓励创新的需求侧政策,为企业创新打开市场通道。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在市场化和竞争性领域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以及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建设科技强国,需要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环境。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为科技自立自强筑牢制度和体制机制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本、技术和数据等各种创新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吸引全球优质创新资源。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政策协调性,完善综合性创新政策体系。健全和完善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规则,培育高质量创新要素,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导向的普惠性政策,为不同所有制、规模和技术路线的企业,提供平等获得创新资源、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创新链条各个环节所需资金,促进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等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发挥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对新技术应用、创新创业的作用。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进一步优化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发挥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在市场准入中的作用,为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开拓市场通道。转变传统的监管模式,建立激励创新、审慎包容的市场监管体系。允许新兴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在实践中逐步规范。建设科技强国,需要构建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开放创新体系,增强我国在全球创新和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科研,而是要开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创新,有效凝聚全球创新要素,扎实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同时还要从全球视野布局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探索新形势下的科技开放合作新模式和新机制。通过分层次开展国际合作,搭建多样化的国际创新合作平台,既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又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促进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解决生命健康、环境保护、粮食和能源供应安全等重大问题上的关键作用,在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吕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