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实践路径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乃至美丽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共筑美丽中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一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源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它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思想的创立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这一科学思想体系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六个原则”。即: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2021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认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先就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对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反复论述。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也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为了自身的发展,人类一直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同时,为了有效率地实现这种变换,人类也一直在不断地设计和创造更有效率和更加公平的社会组织形式。

社会本质上是人类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的人文环境,尽管在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劫掠、杀戮、暴力、强权、野蛮、不合理,但人类还是在这条道路上不畏艰难地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为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在渔猎文明阶段,人类与自然斗争,人类只能从生态环境中获得生存的需要,人类还没有空闲发现自然的美丽;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开始利用自然,从自然获取资源支撑自身发展,人类逐步学会欣赏自然的美丽;在工业文明初期,人类自认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从自然攫取大量资源,把自然破坏得“千疮百孔”,自然的美丽开始“褪色”,生态环境渐渐恶化;在发达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已经能“上天入地下海”,表面上征服了自然,但自然也猛烈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于是,人类开始觉醒,修复自然,治理污染,重新发现自然的美丽。在生态文明阶段,中国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会真正实现和谐共生,自然生态的美丽与人类社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交相辉映”。生态文明是在渔猎文明、农牧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总和。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渔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恩格斯提出,如果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