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赵弘:202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统筹开展各项工作(3)

第三,积蓄数字化新势能,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数字经济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在数字经济方面是排在第一位的。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8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包括两部分,一是由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让工业、农业、服务业形成一套产业体系。二是数据的开发、使用,新技术的应用等,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仅次于美国。2021年,我们的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41.4万亿。

北京的数字经济在全国是排在第一位的。像小米、百度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在行业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北京要建设全球数字经济的标杆城市,积极构建数字基建、数字交易、数字平台、数字场景于一体的数字经济新生态,引领数字经济发展前沿。

北京还着力推出20个重大应用场景,推动形成区块链、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和超高清显示等产业集群。开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建设。指导支持平台企业在合规中转型发展,培育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全面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北京过去的金融是两条腿,一腿粗一腿细,粗的一腿就是金融总部很多,细的是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过去北京缺乏金融的交易平台,所以,这次国家支持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把这个短板补上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对于北京的产业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很多企业发展需要通过金融平台来进行融资。

有效激发新供给新需求。我们知道,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从投资来讲,北京已经很完备了,基本建设投资是递减的,或者说增量不是那么快,处于稳定状态。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们在总体战略上要抑制房地产过度增长,过度投资。从出口来讲,随着国际形势复杂性,我们不能给予太高的期望,所以出口的带动作用比较有限。从消费来讲,北京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统筹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第四,推动引领性制度创新,打造改革开放北京样板。北京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深入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纵深推进“两区”建设。北京的发展基于首都功能定位的要求,我们不能大规模发展一般性制造业。我们要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北京的“两区”建设的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通过改革,让要素激发出活力。从特色上看,北京“两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科技创新、服务开放、数字经济、区域协同。这四个方面是北京的优势。

此外,北京要实施园区(组团)发展提升专项行动,完善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在人才服务、知识产权、国际收支、跨境贸易等领域实现改革突破。

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服务贸易、先进制造等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格局,提升航空“双枢纽”国际竞争力。扎实推进中德、中日等产业园建设。

不断强化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加快推进第四使馆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重大项目,优化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布局,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落实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提升城市国际化服务水平。实施新一轮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深化京港、京澳、京台交流合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现在,全国都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的打造,可以让市场主体更好地释放活力,也能让更多市场主体进入经济社会的主战场中。积极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扎实推进5.0版改革。坚持从办好“一件事”入手,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6+4”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带动更大范围的告知承诺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数字政务建设,推动更多事项由网上掌上“可办”转向“好办易办”,让企业和群众享有随时在线、集成便利的政务服务。实施好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措施,发展壮大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五,深化精治共治法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治理是非常复杂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交通治理、生态治理、环境治理、空间治理、公共安全等许多方面。治理“大城市病”,北京要多方面发力,特别是在空间方面、交通方面。对比国外,我认为北京的“大城市病”最主要是空间利用的不合理和交通结构的不合理。一个城市要发展,肯定要集聚人口。人口集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所在,但是不能在一个空间里无限制集聚。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发展都市圈。我们可以在大城市周边建设若干个卫星城,来承担城市的一部分功能。这样虽然城市总体规模很大,但是每个区域、空间的规模并不是特别大。

越是像北京这种规模体量的大都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越凸显。一个城市的交通无非就是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私家小汽车、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电动车、摩托车在北京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因为有安全的问题。我们要加快新城建设,让中心人口的密度降下来。同时,加快弥补轨道交通不足的问题。

城市治理是多方面的,空间治理、交通治理是两个主要方面,但是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比如北京要实施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全面落实四级规划管控体系,全力打造“京通”“京办”“京智”三个智慧终端,扩大“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慧治”覆盖面。以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管等建设为示范,以开展数字化社区建设为试点,大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

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有序推进老旧楼宇、老旧厂房等6大类更新项目,完成老楼加装电梯200部以上,支持配合央属产权单位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市场化更新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街区更新和商圈升级,推动形成更多示范性强、可推广的城市更新样板。

加强交通综合治理。倡导文明出行、绿色出行,重点整治医院、商圈、学校等周边地区堵点,推广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开展电动三四轮车综合治理,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推动停车改革向路外和居住小区延伸,做好停车智能服务。加快轨道微中心建设,提高重点站区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加速多网融合,提升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换乘便利度,编制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优化改造轨道交通既有线网,推进城市慢行系统与滨水道路、园林绿道互连互通,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北京在这方面肯定要走在前面,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比较先进,技术水平比较高,GDP单位能耗是全国最低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好的基础。北京一方面将继续通过科技进步,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来进行碳中和。

北京要坚持节约优先,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大力开展节能全民行动,稳步推进碳中和行动。不松劲、不懈怠,持之以恒深化“一微克”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我们要通过技术改造,通过结构升级,把PM2.5降下来。推动出台节水条例,深入开展“清管行动”,完成第三轮城乡水环境治理。北京的水资源一直比较短缺,这些年经过南水北调,我们的水资源有所改善,地下水水位也在上升,但是还不能掉以轻心。优化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连通性和安全性,确保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圆满收官。百万亩造林,大面积的绿化,通过这样的建设,一方面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态休息空间,也能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北京的贡献。

完善多元参与基层治理格局。北京这几年有个非常好的经验,就是12345热线。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难事、急事,可以做到接诉即办。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健全配套制度,提高12345市民热线接通率,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进一步提升群众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做实网格化服务,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能力。坚持不懈抓好两个“关键小事”,促进居民养成生活垃圾自主分类良好习惯,推动垃圾回收市场化体系全覆盖;持续治理物业管理突出问题,更多发挥业委会作用,形成多元协商共治合力。继续办好“向前一步”节目,架起市民之间的连心桥。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