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价值

[中图分类号] D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3-0029-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道路与新形态是内在相通的。从新道路开启新形态,这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从文明的高度来看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我们党的高度理论自觉,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道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道路从发展到文明的升华

任何社会的发展,总是与特定的文明联系在一起,不同社会的发展有不同的文明底色。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文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文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无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财富以及各种社会财富的创造,都是文明成果的具体表现。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最明显地反映出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文明又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文明不仅是社会发展表现出来的现象性成果,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中内在的、机理性的存在,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被社会群体所认可和共同遵循的行为模式,是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的某种标准性的规则,往往以一种内在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文明与社会发展就是在这样的互动中相互促进的。

近代以来,现代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巨大社会转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转换,这两个过程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现代化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进方式,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形式。现代化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集中的方式概括了文明进步的成果,因而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成为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和努力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具体发展又内含着现代文明。现代化的文明内涵及其展开过程,在经济上表现为工业文明代替传统文明,突出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在政治上表现为民主化与法治化,强调用民主主义取代封建专制、以法治取代人治;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理性化,主张用民主、科学的理念取代宗教的统治。正是这些文明的出现,形成了史无前例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实际上就是现代文明的具体反映。而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因其历史文化和具体情况不同,发展的道路也不同,独特的道路往往体现着独特的文明。总体来说,现代化与文明是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的。

中国的发展,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新道路不仅彰显了自身特有的文明,而且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形态的开创,使发展和现代化上升到了文明的高度,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一是新形态是对中国道路文明内涵的一种总体概括。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不是限于某些文明因素,也不是限于某些领域,更不是限于某些可以量化的指标,而是对文明的整体观照。新形态由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文明共同构成。从大的方面讲,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所形成的文明构成,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正是这些不同文明耦合在一起,形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二是新形态意味着文明新范式的形成。按照通常的理解,形态主要指事物的形状、表现形式,或者指事物的存在形式。而新形态的“形态”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概念,则并不仅仅在于其形式,更重要的在于其内容,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新的文明形态使发展中的各种理念、政策、举措、方法都真正体现出文明,从而使文明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并将其落到实处。三是新形态意味着结构—功能的转换。新形态既然是一种形态,那就必然有其独特的结构。正是这样的结构,产生了独特的文明功能。与以往的社会以及同时代其他社会相比,我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在社会各种结构、体制上均有创新性的改革与调整,由此产生的文明效应也格外显著。通过这种结构—功能的转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道路的文明展现

以社会主义为本质规定的制度文明。从历史上看,现代化起源于欧洲。从16世纪开始,经过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启了现代化进程,进入现代社会。资本在推动现代化、创建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换;促进了交往的普遍发展,打破了民族的、地域的限制,形成了世界历史;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配置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使得资源和生产要素得以更为有效地利用,世界经济结构得以更为全面地调整,物质财富得以更大地创造。但是,资本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又给现代化带来了深刻的矛盾,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劳资对立、社会分裂,一直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写照。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劳资矛盾又进一步转化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新的世界分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老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这是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因而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是融为一体的。中国现代化所显示的文明,最根本的是制度文明。因为,相对于其他各种文明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最为基础、最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的超越,而且也是对传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的超越。我们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既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又适合中国国情,因而所显示的生机活力是强大的,所显示的文明是独特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在不同的社会,现代化的追求不同、目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是整个社会依以旋转的轴心和支配整个社会生活的力量,所以现代化只能以资本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资本至上成为基本的价值准则。中国式现代化则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追求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样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一致性,其一致就在于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推动力量,更重要的是成为社会现代化的目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正是按照这样的价值指向,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就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后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共同走上幸福之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最自豪的是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党又适时提出要在新的征程上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同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并付诸实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和文明意涵。中国式现代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人民至上,关键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这样,人民至上才能落到实处。现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开始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人民群众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质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从数量向质量转换。这样的转换就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际践行,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显而易见的。

切合实际的路径选择。在现代化史上,先行者是西方国家,其发展属于先发内生型。但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些国家凭借其早发优势和话语霸权,把西方发展道路普遍化、模式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坚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最后闯出了独具特色并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现代化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国式现代化没有走西方老路,而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进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自己的路”,并不是排斥借鉴别人的路,而是旨在强调克服盲从,加强自主探索,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启示。应当承认,在现代化探索中,注意吸收、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是必要的,加强对话交流也是必需的,但是,重视不等于依赖。中国的路需要中国人去走,中国的发展实践需要中国的发展理论,不能指望西方给我们提供方案。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重点加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这样的探索,无疑是对现代化和人类文明的一种新的发展和创造。

综合协调的整体文明。现代化在其推进过程中,尽管加快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但现代化毕竟不是单纯的经济现代化,而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社会生活各领域、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每一领域、要素的发展都受制于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客观上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均衡推进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与单向度的现代化不同,着眼的是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所显示的文明内涵是丰富的、全面的,它为破解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两极分化、各种异化等现代性困境,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思路。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它超越了以往单一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理论,为发展中国家摆脱有增长无发展的低度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径。特别是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独特的整体文明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提出,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一般性的主客体关系变为有机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显然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大升华,是对生态文明的一大推进。正因为人与自然是这样一种关系,所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新征程上的现代化建设,重在全面,即现代化建设不是仅仅关注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时要使社会各领域、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因为一个真正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必须有赖于各种能力的增强,有赖于各种力量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就意味着社会全面进步,意味着整体文明的提升。

命运与共的和平发展。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把自身的发展始终同世界的发展相统一,积极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超越了国强必霸的野蛮逻辑。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和践行,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开辟出了一条崭新道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是和平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发展是以各个国家独立自主、相互平等为前提的,始终是在相互尊重中推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确立的主体是全人类,而不是少数国家甚至是某个国家;突出的核心理念是命运与共,而不是损人利己。这是和平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和平发展的基本保证。二是包容的现代化道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正因为各个国家已经成为利益共同体,所以每个国家的发展必须学会相互包容。中国的发展始终尊重各个国家发展的选择、发展的权利,从不会将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三是合作共赢的现代化道路。既然世界各国命运相关、休戚与共,那么,国家之间的零和思维必须终结,不能搞你赢我输、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因此,中国在发展中坚守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就是具体的实践。

人类文明新形态所显示的世界历史意义

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的内涵。文明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的各种积极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类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文明,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文明的世界性程度越来越高,世界性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发展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现有文明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造,赋予世界文明以新的内涵,大大升华和扩展了原有的世界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各种“新”之所在,就是新文明的体现,就是世界文明新的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新的思想理念、新的价值规范、新的话语体系等提升了世界文明。当然,新形态与世界文明也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新形态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的滋养,离不开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因此,加强二者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各自的发展。

改变了人类文明的世界格局。长期以来,由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所决定,世界文明格局也是不平等的。当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经作过描述,认为世界总的形势是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这3个“从属于”实际上就是世界文明的基本格局。现在,就世界文明的总体状况来看,虽然西强东弱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当代中华文明的和平崛起,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西方文明的力量对比,那种“一家独霸”的格局再也难以为继。中华文明的崛起,靠的不是资本、不是霸权,靠的是它的道义力量、价值力量,靠的是它的感染力、影响力。从文明的发展来看,总是文明战胜野蛮、较高文明战胜较低文明,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既然这是一条规律,那么,人类文明只能是趋向于较高的文明、先进的文明,人类文明的世界格局总是会趋向合理、平等,尽管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华文明的发展自然会加快推进这一进程。

导引了人类文明的走向。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快。但与此同时,人类面临的挑战也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美国的所作所为,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十字路口。面对这种世界乱象,有的是将其根源归于全球化,产生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思潮;有的是从冷战思维出发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试图用扼制、对抗的办法来解决当代世界发展的矛盾与冲突。事实表明,这些思维、主张均不可取,任其发展,死路一条。当代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破除了各种迷雾,有了明确的方向,它所指引的方向在于:损人利己、以邻为壑从来不是一个文明走向强盛的选项,只能是这个文明走向衰落的信号;弱肉强食、零和博弈不再是文明发展的人间正道,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是人类文明的最终出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与实施,既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发展,又是对未来文明的开拓创新,因而是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

创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式。人类文明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交往、扩大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在近代以来,人类文明日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因而世界性的交流、交往便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内在规定。在文明体系中,各种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互鉴交流。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对外开放、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国的发展既是在这种“兼收并蓄”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又以自身的创造丰富了人类文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所倡导和践行的这种主张,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丰子义,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